弱視是危害少年兒童視覺發育的眼病之一,全國約有2%—4%的兒童患有弱視。由於條件限制,眼科知識在我國還未普及,導致學齡前期的兒童不能及時做視力檢查或檢查不准確,家長很難發現孩子的單眼或雙眼有弱視,因而錯過了孩子治療弱視的最佳年齡。
弱視的兒童如不及早地發現和治療,都將會導致單眼或雙眼視力低下,嚴重影響其視功能,終生成為立體盲。很多家長認為,弱視應等上學以後再治療,那時孩子也懂事了,治療起來容易配合,其實這是錯誤的。弱視治療與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小,效果越好。一些研究表明:2歲以內為關鍵期,8歲以前為敏感期,超過12歲後治療效果非常之差,幾乎沒有什麼效果。
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現象說明孩子可能患上弱視?哪些現象應該引起父母的注意?廈門眼科中心小兒斜弱視專家給你指點迷津。
1、當孩子明顯動作笨拙,行走蹒跚,較近的距離不能注意或認出事物及人,反應遲鈍時,很可能有較大的視力缺陷。
2、在並不強烈的陽光下仍會經常瞇起眼睛看東西,對光線敏感。
3、經常擦眼睛,流眼淚。
4、眼睑腫脹,經常患麥粒腫,或眼睛腫痛、發紅、有眼屎。
5、經常為了看得更清楚,而恨不得將頭側向一邊。
6、將書、玩具湊近臉部,看電視很近。
7、眼睛斜視,雙眼不能協調活動。
8、兩側瞳孔不一樣大。
9、眼球有時會快速抖動。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以上這些情況,應盡快帶孩子到專業醫院檢查,父母的決定往往影響孩子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