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治療白內障大多以手術為主,而很多老年患者覺得手術風險大,往往不願意接受治療。相比之下,中醫可能更受老年患者的歡迎。因此,許多中醫學者對中醫治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提出了辯證的中醫理論和相應的具體療法。 白內障(Cataract)晶狀體混濁稱為白內障。老化、遺傳、代謝異常、外傷、輻射、中毒和局部營養不良等可引起晶狀體囊膜損傷,使其滲透性增加,喪失屏障作用,或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使晶狀體蛋白發生變性,形成混濁。分先天性和後天性。 臨床主要分為內治與外治療法,側重中藥外用滴劑的研制。多采用滋補肝腎、活血化瘀、退翳明目抗衰老方藥,使用頻率最高的藥物是珍珠、石決明。 外治法 國內已有多種中藥復方或單體化合物制成滴眼制劑。此外還見中藥膜劑、注射液治療白內障的文獻。但報告研究治療機制的文獻較少。 內治法 有湯劑、散劑、片劑。辨證分型可歸納為肝腎陰虛、脾胃氣虛、肝髒積熱等型進行論治。 辨證論治 本病病程較長,藥物及其他外治法僅適用於病變早期。在早期病變時行中醫辨證治療,能夠延緩白內障的發展,提高視力。但如白內障已嚴重影響視力,已發展至成熟期或近成熟期時,應采取積極的手術治療。 ①肝腎虧損、肝腎俱虛 症狀:白內障初期,晶狀體混濁,視物模糊,伴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淡脈細。 治法: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方藥:杞菊地黃湯加減、或石斛夜光丸等加減、或生熟地黃丸合皂角丸等加減。 ② 脾胃虛弱 症狀:白內障初期,晶狀體混濁,視物模糊,伴見體倦乏力,面色萎黃,納呆便溏,舌淡苔白脈緩。 治法:健脾益氣,升陽明目。 方藥:益氣聰明湯加減、補中益氣湯。 ③ 肝經風熱、肝熱上擾 症狀:晶狀體混濁,視物不清,伴見性急易怒,口苦咽干,頭痛目澀,尿黃便秘,苔黃脈弦。 治法:平肝清熱兼以疏風,明目退翳。 方藥:防風散、石決明散加減。 ④陰虛濕熱 治法:養陰清熱,寬中利濕。 方藥:甘露飲加減。 以上是治療白內障的中醫辯證療法,了解了中醫治療白內障的原理和方法之後,希望能夠增加大家對中醫治療的信心。中醫治療風險小,毒副作用小。只要有正確的理論和科學的藥方,中醫治療白內障也是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