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發現色盲並最早開始研究色盲的,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化學家和物理學家約翰·道爾頓。道爾頓年幼時,曾因將士兵身上穿的紅色軍服錯認為綠色軍服而遭到其他孩子的奚落和嘲諷。長大後,勤於觀察的道爾頓有一次被天竺葵花迷住了:它白天在陽光照耀下呈天藍色,但一到傍晚又變為鮮紅色。
可當他把這種情況告訴幾位朋友後,他們經過觀察,又指出一個令道爾頓十分震驚的事實:天竺葵花既非天藍色,也非鮮紅色,而是呈粉紅色!道爾頓聯想到幼時辨色的失誤,頓時懷疑自己的色覺可能有障礙。經過一番仔細研究,他終於發現了自己色覺方面的缺陷。原來正常人色覺中的紅色,在他的視野中幾乎全是一片绯紅。1894年,道爾頓正式發表論文,首次詳盡系統地描述了人類的色盲現象。 現在人們知道,色盲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色盲有多種,最常見的為紅綠色盲,即患者對紅色和綠色分辨不清。而完全不能辨別色彩的,叫做全色盲。色盲還有一個奇怪的特點,那就是多數病人為男性,女性則很少患病。調查表明,中國人中男性色盲的患病率為7.0‰,女性為0.5‰。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現代遺傳學的研究認為,色盲的遺傳方式為伴性遺傳。原來人體細胞中的性染色體分為X染色體和Y染色體,其中XX染色體組合為女性,XY染色體組合為男性。而人的色育基因就存在於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則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