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先給您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幾天前,我的一位老首長因為朋友的事來找我。談話間,發現他左眼有點紅。問他眼睛有何不適,他說:“我正想等你出專家門診的時候去找你看病呢,這兩天左眼看東西有點模糊,今天上午天我在別的醫院測眼壓,左眼眼壓有五十多呢!”。我趕緊給他測眼壓,結果是66.23mmHg,幾乎超出了正常眼壓范圍的3倍。我給他做了緊急處置後,當晚他就住進了醫院。
其實他早在1980年查體時發現眼壓高並被診斷為雙眼的“慢性開角型青光眼”,在此之前什麼不好的感覺都沒有。在他成為我的病人以前,已經點了20多年的“噻嗎心安眼液”進行治療從沒有間斷過,但是他卻從來沒有檢查過眼壓。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在21基地時就認識,但是沒找我看過病。直到2002年,他無意中發現自己的右眼視野縮小了找我看病,我才知道他是青光眼患者。雖然當時雙眼的視力正常,但從視野的改變來看,右眼青光眼已屬晚期。
老首長的右眼經過手術治療保住了殘存的管狀視野,左眼經過調整用藥,眼壓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這個經歷使他了解了青光眼的危害,也知道了經常測眼壓的重要性。6年來,他一直能夠定期到醫院來測眼壓、查視野。1個月前還復查過眼壓,誰知左眼眼壓又失控了。幸虧發現得早,並及時做了手術,沒有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
青光眼是由於眼壓超過了眼內視神經以及其他組織所能耐受的程度,而引起視神經損害和視野缺損的一種嚴重眼病,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上面的故事告訴我們兩件事,第一,大多數慢性青光眼發病隱匿,進展緩慢,常不被察覺,當患者發現視覺異常時,已經到了疾病晚期。因此有人說,“青光眼是人類的視覺健康的隱形殺手”。第二,當知道自己得了青光眼後,就算是和眼科醫生交上了朋友,定期檢查眼壓和視野是非常必要的。
青光眼的視野改變即視野缺損是具有特征性的。典型的青光眼性視野缺損包括旁中心暗點、弧形或弓形暗點、鼻側階梯以及管狀視野或颞側視島等。管狀視野或颞側視島可能會保持相當長的時間,隨著病情發展,視力可突然喪失。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幾個有關青光眼的小常識:
在人的一生中,哪怕是健康的眼睛眼壓也會逐漸升高。這是由於眼球的房水排出系統老化所致。所以說,年齡越高,發生青光眼的幾率就越大。
如果家族中有一位青光眼患者的話,則家庭其他成員也很有必要作定期的眼部檢查。如果在一個家庭中有多個青光眼患者,其他家庭成員最好在20~30歲的時候開始作眼部檢查,最遲不宜超過30~40歲。
遠視眼的人發生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機會較高,但是在眼壓相同的情況下,近視眼的人更容易發生青光眼性視神經損害;
青光眼早期診斷非常重要,但早期診斷實際上很難做到,因為:①往往只有在患者就診時,才由診斷青光眼的可能;②通常青光眼早期改變不易與正常變異區分,需要較常時間的觀察隨診才能確診或排除。所以,可疑青光眼患者僅通過兩三次檢查不能確定有無青光眼,不等於排除了青光眼的可能。
因此醫生建議:①無論什麼時候出現視覺方面的問題,都應該去作眼科檢查;②即便沒有任何症狀,也沒有青光眼家族史,在40歲的時候,也應當做一次眼科檢查;③當有症狀出現、家族史或者其他危險因素時,應盡早進行眼科檢查。眼科醫生會很快告訴你是否存在青光眼的可能,如果有青光眼的某些跡象,醫生會讓你作一些檢查來證實或排除該病,如果確診青光眼,下一步需要明確損害的程度。
盡管青光眼是一種可以致盲的嚴重眼病,但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後,只要患者沒有嚴重的視野缺損,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樣駕駛汽車,過正常的生活。由於眼壓的變化和瞳孔的大小有一定的關系,因此,青光眼患者應盡量避免在暗光下的活動,比如在電影院裡看電影,在家看電視不開燈等等。在做眼科檢查時,要告知醫生自己是青光眼患者,酌情決定是否做散瞳檢查。
另外,患有其他全身疾病的青光眼患者,要避免使用阿托品類、硝酸甘油類藥物,以防誘發青光眼。在飲食方面,應少吃油膩高脂的食品。需要強調的是,青光眼患者必須嚴格遵守治療方案和定期復查眼壓和視野。眼壓穩定時,一般可以一個月測一次眼壓;眼壓和視野都穩定時,一般可以半年或者一年測一次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