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3億多兒童,弱視患者達1000多萬。弱視患兒不僅雙眼視覺功能低下,影響了學習,而且將來駕駛、測繪及很多高科技精密工作都不能勝任。 在幼兒園,有些孩子檢查視力時,發現視力只有0.5,甚至更差。家
每個人從出生到五歲是視功能發展的最關鍵階段。如果在這一階段,眼睛的發育受到阻礙,那麼一生就沒有好的視力。醫學上稱為“弱視”。弱視是兒童發育過程中常見的眼病,發病率約為2%-4%
如果清晰與模糊是相對而產生的話,那麼斜視的孩子從小就看不清世界,無法分辨清晰一詞的定義是斜視孩子的悲哀。其實,醫療技術發展到今天,斜視治療並非不可逾越的鴻溝,遵循及早治療的原則,別讓斜視剝奪了孩子一生
由於斜視影響美觀,斜視兒童常被人起綽號,給兒童心理蒙上陰影而造成其孤僻及反常心理。一般情況下,大部分斜視兒童斜眼的視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多見於單眼性斜視。 交替性斜視患者雙眼視力可能均正常,但
斜視多數始於學齡前嬰幼兒時期,不僅影響孩子眼睛的正常發育,還會影響孩子的外在形象。 幼兒的眼球比較小,呈一種高度遠視眼的狀態,因此具有很強的調節力。看近物時靠調節力協調,雙側眼球向內靠近,此稱輻辏。
現代醫學對弱視症的研究表明,兒童弱視發病同母乳喂養不足相關。 從生長發育上來看,哺乳期眼組織成長最快。感光中心視網膜黃斑區,要在生後4-5個月發育完善,如果哺乳期缺奶勢必影響眼球和視網膜的發生發育。
“醫生,我孩子的眼睛沒什麼問題吧?”一位母親在醫院的眼科診斷室,焦急地等待著醫生的診斷結果。“孩子是假性近視,一定要注意保健。”醫生說。 &ldquo
弱視是一種影響兒童視覺功能的常見眼病,國內兒童的患病率約為3%左右,也就是說,我國約有弱視患兒1000萬以上。 弱視是指眼睛沒有明顯疾患,但是單眼或雙眼的視力不正常,即使戴眼鏡也不能調節到正常。而且
1、伴內斜視的弱視: 首次配鏡要給予足度鏡矯正,配鏡後要定期復查視力,每半年至1年重新散瞳驗光1次。調節性內斜視在維持眼位正、視力好的情況下酌情減低球鏡片,通常1年減少1D;部分調節性內斜視或非調節
低視力是一個視力殘疾的概念,患者因先天或後天眼部疾病,雖經眼科各種治療(藥物、手術、常規鏡片等)視力仍低於0.3。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老年人,60歲以上患者占低視力總數的75%。低視力患者往往都喪失了基本
在調查的9973份的病例中,弱視兒童並存遠視占85%以上,同眼軸發育可能有關。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在《人乳中的少量和微量元素》報告中指出:“微量元素在所有生物體中,有許多不同的生
對象與方法 對象2000年8月~2004年8月在眼科視光中心、斜視弱視門診診治並堅持隨訪觀察、登記資料的弱視患者120例(218眼),男73例(60.83%),女47例(39.17%),年齡3~13
吸煙導致的弱視稱為“煙草中毒性弱視”。其主要表現有: 一是視力障礙;視物不清,戴眼鏡也難以矯正,隨著視力減退逐漸加重,到一定時期,連視力表上0.1也看不清楚; 二是視野改變
提起兒童視力問題,就不能不提斜視與弱視。斜視的影響,首先是外觀上,旁人見了難免要指指點點,對小朋友是一個心理關口,對父母也有壓力。斜視分顯性及隱性,前者從外觀可以很明顯地見到兩眼不協調:一眼向前看,另
許多弱視兒童的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從發現孩子弱視就開始治療,一治好幾年,為什麼卻沒有明顯改善?弱視,究竟要如何治療?究竟能不能治好?中國有句老話叫“治病先求源”,要想治療弱視,
病例:活潑可愛的小紅兩歲時有個壞習慣,向叔叔阿姨打招呼時,總是歪著頭看人,而且會皺起眉頭瞇起眼睛。後來,媽媽發現了小紅的一些奇怪舉動:她看書時總是喜歡把頭湊得很近,鼻子都快貼上書頁了,而且也瞇著眼睛。
弱視的治療效果除與弱視的程度、類型及注視性質有關外,尚與發病年齡及開始治療年齡有關,即發現及開始治療弱視的時間越早,療效越好。弱視的治療應在配戴矯正屈光不正眼鏡的基礎上,根據弱視的類型、程度、注視性質
很多斜視兒童術前都戴眼鏡,由於戴鏡的目的各不相同,術後是否戴鏡應視具體情況而定,總的一個原則,斜視術後視力仍未正常,戴鏡能使視力提高的,術後就應繼續戴鏡。 內斜視患兒,原戴遠視眼鏡,術後戴鏡與不戴鏡
許多孩子由於種種原因,眼睛無法相互配合成組運動。而兩只眼睛無法同時注視同一物體,這種情況被稱為“斜視”,屬於小孩最常見的眼病之一。眼睛斜視,不僅影響美觀,更影響孩子的視力。
20世紀90年代以來,藥物治療弱視的臨床實驗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左旋多巴及胞二磷膽鹼已被國內外學者應用於成人及年長兒童的弱視,為弱視的治療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弱視是指眼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以功能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