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物品的溶液,粉塵或氣體進入或接觸眼內,都可引起眼部損傷,統稱為化學性燒傷。多發生在化工廠、實驗室或施工場所。其中最多見的為酸性燒傷和硷性燒傷。
原因
1.酸性燒傷。化學工業或實驗室所用的強酸是常見的致傷物。酸性物質對蛋白質有凝固作用。酸性溶液濃度較低時,僅有刺激作用;但強酸能使組織蛋白凝固壞死。
2.硷性燒傷。常見的硷性燒傷多由強硷如氫氧化鈉、生石灰、氨水等引起。硷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質,與組織接觸後能很快滲透擴散到組織深層和眼內,使細胞分解壞死。因此,硷性燒傷的性質與結果要比酸性燒傷嚴重得多。
預防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會經常接觸各種化學物質,如果麻痺大意、操作失誤就有可能使化學物質進入眼內。如化工廠工人在勞動中未使用防護用品,酸鹼物質可濺入眼內;農民在使用化肥或農藥時可能把這些物質帶人眼內。其結果可能會造成終身殘疾。因此有必要采取安全防護措施,防患於未然。
(1)加強安全防護教育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化學性眼外傷中,很多情況是工作中粗心大意違反安全操作規程所致。
(2)對防護設備要進行改進並定期維修,防止化學物質洩漏。
(3)工人勞動時一定要戴防護眼鏡或防護面罩,以防止化學物質濺入眼內或燒傷面部。
(4)施化肥或噴灑農藥時要戴防護眼鏡工作時不要揉眼。最好在現場准備水源或盛有清水的面盆,以防不測。
(5)教育孩子不要玩化學物品,家中的化學物品要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