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病變晚期症狀有哪些?糖尿病患者約10%在得病後5-9年就會發生視網膜病變,15年後約50%的人發生,25年後有80-90%的人出現視網膜病變。在患糖尿病30年以上的患者中,約25%患有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約2-7%因視網膜病變失明。為了讓廣大患者了解視網膜病變晚期症狀疾病常識,下面由百濟藥師為大家講解視網膜病變晚期症狀。
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期: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分成早期背景型病變和晚期增生型病變,其中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會導致視力極度下降,甚至失明,危害極大。
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人最嚴重的微血管並發症之一,也是導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對GRP的確切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明了。相關的血液學異常在發病中的詳細作為有待闡明。已知膏高血糖症引起多種生化和生理改變,相繼造成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視網膜毛細血管的病理改變包括周細胞減少、基地膜增厚,毛細血管腔減小,毛細血管內皮屏障(血視網膜內屏障)失代償。
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症狀:
病變初期,一般無明顯自覺症狀,隨著病情發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如果黃斑區受累,病人會感到有中心暗影、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等。如果視網膜有少量出血進入玻璃體,會感覺眼前有黑影飄動。
當出現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體內,視力會嚴重下降,甚至僅有光感。當視網膜血管閉塞,或發生視網膜脫離時,會出現較大面積的視野缺損。
晚期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導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人不僅失明,而且因為難以控制的眼壓高會感到劇烈的疼痛,非常痛苦。
三、定期檢查: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和發展,與糖尿病的發病年齡、病程長短、遺傳因素和糖尿病控制情況有關,因此糖尿病病人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定期檢查眼科,還沒有發生視網膜病變的,可以3-6個月檢查一次,如果突然發生眼部問題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臨床上相當一部分患者,當有眼部自覺症狀時,視網膜病變已比較嚴重,往往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眼底,及時發發現情況及時治療。一般認為,病人半年到一年應檢查一次,平時若有變化,則應及時檢查處理。
溫馨提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致盲的疾病,患者只要控制好血糖、定期檢查、配合治療,疾病是完全可以得到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