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遺傳、代謝異常、外傷、輻射、中毒和局部營養不良等可引起晶狀體囊膜損傷,使其滲透性增加,喪失屏障作用,或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使晶狀體蛋白發生變性,變得混濁,形成白內障。
白內障:遺傳因素占首因
英國科學家首次證實遺傳因素在白內障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遺傳因素遠比人們一直譴責的諸如吸煙等不良的生活方式的影響大得多。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報道了關於白內障的最新研究成果,英國科學家首次證實遺傳因素在白內障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這一發現有助於尋找白內障相關的基因,建立遺傳學檢查方法,以識別哪些為白內障的高危人群。
專家調查了506對年齡在50-79歲同卵雙生以及異卵雙生的姐妹,對患者晶狀體的渾濁程度進行評分,並從統計學的角度分析了年齡、遺傳因素、生活方式以及環境因素對疾病的影響,發現年齡可以解釋38%的晶狀體病變,而遺傳因素則決定了48%的病變,其它各因素占14%。
白內障還與以下因素有關:
1、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營養元素代謝通過動物觀察,發現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與白內障形成有關,如鈣,磷,維生素E、A、B2等。這也屬於誘發白內障的病因。
2、陽光與紫外線的影響
陽光與紫外線多年來,人們已經注意到陽光參與了人類白內障的形成。在紫外線影響下,磷離子可能與衰老的晶狀體中的鈣離子結合,形成不可溶解的磷酸鈣,從而導致晶體的硬化與鈣化。這也是白內障的病因之一。
3、缺氧
在缺氧的情況下,可使晶體內鈉、鈣增加,鉀、維生素C相應減少,而乳酸增多,促使白內障的形成。這些白內障的病因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