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白內障?
白內障是指晶狀體變得混濁,不論其發生原因、混濁大小、數量、位置、致密度和是否影響視力,均叫白內障。白內障常見的原因導如年齡的增長、外傷、代謝性疾病、藥物中毒、放射線損傷等等原因。而在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就是老年性白內障。
白內障有什麼危害?
白內障最主要的危害就是造成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白內障不僅是發展中國家主要致盲原因之一,而且在發達國家中也居首位。目前全世界大約有1700萬人因白內障而導致視力嚴重下降,新發生的白內障致盲病人以年俱增。
我國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生率,南方顯著高於北方,西藏發生率最高。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老年性白內障患病率也將逐年增加。另外,皮質性白內障發展進入膨脹期時(又稱未成熟期),晶狀體逐漸吸收水分變得更加混濁及腫脹,將虹膜向前推,引起前房變淺。此時,有閉角型青光眼素質的病人,容易引起青光眼發作。
白內障都有哪些種類?
白內障按照的分類原則可以分為很多種,按照年齡大小來分,可以分為先天性、青年性、成年性和老年性白內障等;根據其發生的原因可以分為外傷性白內障、並發性白內障、合並有全身性疾病的代謝性白內障、藥物及中毒引起的白內障、發育性白內障以及後發性白內障等幾類。此外還有根據混濁的部位、混濁的程度、混濁的形態等多種分類方法。
何謂老年性白內障?
老年性白內障,也叫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是白內障中最常見的一種,多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是晶狀體老化過程中逐漸出現的退行性改變。多為雙側發病,但發病時間可有先有後。近年來經普查,眼科醫生發現老年性白內障是老年眼病中致盲率最高的一種,約占49.77%,隨年齡增長百分率增加。常為雙側發病,可先後或同時發生。60歲以上的人,將近90%可有晶狀體混濁,但多數發展非常緩慢,進而影響視力。從發病到成熟可歷時數月至數年。
得了白內障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主要症狀為進行性視力減退。在早期病人常有固定不動的眼前黑點,也可有單眼復視或多視的症狀,根據白內障的種類不同,其臨床表現也可以不同。比如,核性白內障發展非常緩慢,初期患者視力尚好,以後逐漸減退並呈近視,配戴眼鏡視遠視力可增進,讀書寫字可不戴花鏡,稱為第二視力。而囊下性白內障由於混濁多位於中軸部,早期即可影響視力。
得了白內障為什麼要定期做眼科檢查?
白內障的唯一症狀就是無痛性的視力障礙,但是,很多眼科疾病的症狀都與白內障類似,因此,當感覺視覺異常時,必須到醫院,由眼科醫生經過細致的專科檢查後,才能鑒別是否是患了白內障。有些患者不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結果患了其他無痛性眼病也不知道,如慢性閉角型青光眼,黃斑病變,眼底及玻璃體出血等等。待到視力嚴重障礙時,上述疾病已發展到比較嚴重的程度,以指錯過了治療的最好時機,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做了白內障摘除,也不能恢復滿意的視力。
白內障都有哪些治療方法呢?
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性白內障已成為世界性的常見病多發病。目前手術摘除混濁的晶狀體仍為最有效的方法(短期計劃),而減緩白內障的發展(長期計劃)也隨著對白內障發病機制的探索和藥物防治研究的逐步深入,在某些方面已取得了有意義的進展。目前國內外出售的抗白內障藥物很多,雖然在理論上試圖從防止晶狀體的異常代謝和蛋白變性而予以治療,但因目前尚沒有精確而簡單的晶體混濁改變的科學定量檢測方法與對比,而僅僅從患者主觀感覺及視力變化來判斷,因此沒有確切的療效評價。
什麼時候就可以做白內障手術了?
過去的傳統觀念認為,只有等到白內障成熟後方可手術,這是受到傳統手術方法的限制才形成的觀點。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眼科顯微手術已經十分成熟與普遍,現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以及晶體超聲乳化手術,同樣能使未成熟的白內障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為了提高生活質量,白內障患者在感到視力障礙已影響正常工作或生活時,就可以接受手術治療了,不必等到白內障成熟之後。
等白內障成熟以後再做手術不好嗎?
是的,因為這樣會使白內障患者和家人進入一個危險的誤區,以為視力下降僅僅是因為白內障,而在漫長的混沌的生活中等待,以至於得了別的眼病也不知道,耽誤了治療,致使最後即便是做了白內障手術也不能復明。其次,對核性白內障的患者來講,白內障的核越老,手術難度越大,手術時間越長,而且超聲乳化需要的能量也越大。超聲乳化能量越大對角膜內皮的傷害也相應增大,今後發生角膜混濁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有的時候為了避免上述不良後果的發生,不得不改用傳統大切口的手術方法。
高齡老人能做白內障手術嗎?
只要沒有嚴重的心腦疾病,經過手術前檢查沒有發現絕對手術禁忌症,不管多大年齡,都可以接收白內障手術治療。1999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非政府組織聯合發起“視覺2020,人人享有看見的權利”行動,其目標是在2020年前全球消滅可避免盲。因此,高齡、糖尿病、高血壓、老年性腦病等在某種程度上都不能成為拒絕手術的理由。因為任何人都享有看見的權利,只要控制好全身病,身體各項指標都在手術允許范圍之內就行。
白內障手術怎麼做?
隨著醫學的進步,以及醫療技術水平的日新月異,白內障手術變得安全性越來越高、手術時間越來越短,病人的痛苦也越來越小。目前在臨床上的到廣泛認可和使用的手術方法是超聲乳化技術。這種方法將混濁的晶狀體用超聲波擊碎後,從直徑3mm的切口中被吸出,然後,將折疊好的人工晶體從這個3mm的切口中植入眼內。手術時間大約10多分鐘,病人沒有任何痛苦,手術之後第二天就可以獲得最好視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冷超乳白內障手術、超小切口超乳手術也逐步走進人們的視野,給白內障患者帶來了福音。
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全身疾病,還能做白內障手術嗎?
答案是肯定的,可以做,但是,在進行手術之前,要將全身疾病控制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下。尤其要提出的是,對於糖尿病患者,進行白內障手術不但是為了提高視力,改善生活質量,更主要的是為了便於觀察眼底視網膜的情況,早期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便於控制病情發展。因此對於糖尿病病人,不但可以做白內障手術,而且是非常有必要做的。
為什麼做白內障手術後要植入人工晶體呢?
晶狀體就像人眼睛裡的一個放大鏡,它是有度數的,如果單純摘除白內障,而不植入人工晶體,那麼眼睛就呈現為一個高度遠視的狀態,看東西非常不清楚,植入人工晶體的目的就是植入一個和本人的屈光狀態匹配的鏡片,從而達到視力清晰的目的。
人工晶體該如何選擇呢?
目前的人工晶狀體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硬性人工晶狀體和軟性人工晶狀體。硬性人工晶狀體的光學直徑為5.5~6.0毫米左右,因不能折疊,顧需要通過較大的切口才能植入眼內。折疊的軟性人工晶狀體的光學直徑與軟性人工晶狀體一樣,也為6毫米左右,但由於其可以折疊,可以通過3毫米以下的切口植入到眼內,故能克服硬性人工晶體的缺點,手術恢復快,大大減少了患者的痛苦。但這種人工晶狀體對材料和工藝都要求很高,一般依賴國外進口,因此價格較高,費用要2000元左右甚至更高。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具有更先進設計理念的人工晶狀體,比如說,非球面人工晶體、多焦點可調節人工晶狀體、藍光濾過型人工晶體以及一些特殊型人工晶體,已經應用與臨床,給白內障患者帶來更好的視覺質量。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和需要選擇人工晶體。
白內障手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白內障手術後可以正常活動,不需臥床休息,但短期內應避免進行劇烈的運動,不能抬重物,盡量減少彎腰、低頭,老年人更要避免便秘。在飲食方面需要營養充足,尤其要提供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同時進食充足的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這些都可以促進手術後的恢復。但是,對於合並有全身系統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的患者來說,飲食依然需要按照全身疾病的要求進行飲食控制。
如何才能避免得老年性白內障呢?
老年性白內障是人體老化的表現之一,就像人年紀大了就會長白頭發,皺紋會增多一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方法能夠避免白內障的發生和發展,但是,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攝入充足的維生素、避免吸煙、飲酒,減少紫外線刺激,以及認真治療糖尿病、腎病等全身性疾病,都是延緩白內障發生及進展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