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家說,眼藥水對白內障的治療作用很有限,不能阻止晶狀體變混濁的自然老化進程,也談不上根治白內障。如果長期滴眼藥水而不治療,很可能延誤病情,發生青光眼、葡萄膜炎等相關並發症。
其實,凡是各種原因引起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都稱為白內障。比如老化、遺傳、局部營養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外傷、中毒、輻射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白內障。患白內障後,光線被混濁晶狀體阻擾無法投射在視網膜上,患者就不能看清物體。
目前,治療白內障主要有兩種方法,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1.藥物治療:療效不確切,成熟期不推薦使用
沒有確切的效果,目前國內外都處於探索研究階段,一些早期白內障,用藥以後病惰可能會減慢發展,視力也稍有提高,但這不一定是藥物治療的結果,因為白內障的早期進展至成熟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它有可能自然停止在某一發展階段而不至於嚴重影響視力。一些中期白內障患者,用藥後視力和晶狀體混濁程度都未改善。近成熟期的白內障,藥物治療更無實際意義了。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藥物不下幾十種,有眼藥水或口服的中西藥,但都沒有確切的治療效果。
2.手術治療:多種手術方法,看個體需要使用
白內障超聲乳化術:主要集中在我國比較先進的大中城市開展,原理是使用超聲波將晶狀體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狀,然後連同皮質一起吸出,手術後保留晶狀體後囊膜,可同時植入房型人工晶狀體。優點是切口小,組織損傷少,手術時間短,視力恢復快。一般來說,老年性白內障視力低於0.3、晶狀體混濁在未成熟期、中心核部比較軟,適合做超聲乳化手術。
白內障囊內摘除術:將混濁的晶狀體完整地從眼內取出的一種手術。此手術需要較大的手術切口,因手術時晶狀體囊一並被摘除,故不能同時植入後房型人工晶狀體。
白內障囊外摘除術:需在手術顯微鏡下操作,切口比第二種囊內摘出小,將混濁的晶狀體核排出,吸出皮質,但留下晶狀體後囊。後囊膜被保留,可同時植入後房型人工晶狀體,術後可立即恢復視力功能。因此,白內障囊外摘出已成為目前白內障的常規手術方式。
此外,患者術後1個月內每日要數次清用激素及抗生素眼藥,並且遵醫囑滴用作用較弱的擴瞳眼藥,以防止瞳孔粘連。對長期滿用激素類眼藥者,應注意眼壓情況,避免產生激素性青光眼。術後3個月到醫院常規檢查,並作屈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