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常見疾病 >> 青光眼 >> 關於青光眼 >> 誰能給青光眼診治帶來希望

誰能給青光眼診治帶來希望

  2016年3月6日-12日是第九次世界青光眼周。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青光眼學組將今年的主題定為:“關注青光眼光明伴你行”。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干細胞技術、神經再生技術的進展促進了視神經修復研究,但是這些技術應用到青光眼臨床上還需要一段漫長的道路。所幸光電技術、傳感器技術等新技術的發展為青光眼的診治帶來了新的機會。

  光電技術讓早期診斷更早些

  對於青光眼患者,當傳統的視野檢查發現異常時,青光眼患者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已經損失了40%。所以視野診斷的青光眼早期實際上並不是青光眼的早期。隨著光電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設備被應用於臨床,近年來對眼科影響最大的就是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OCT)。OCT的工作原理與超聲波類似。只是它使用的是光而不是超聲波。OCT利用弱相干光干涉儀的基本原理,檢測生物組織不同深度層面對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幾次散射信號,最終獲得生物組織二維或三維結構圖像。OCT的臨床應用提高了早期青光眼的檢出率。

  最近的臨床研究證實:在青光眼患者視野發生改變之前,他的眼底OCT已經出現了異常。OCT技術提高了青光眼患者早期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如果我們能夠將視野和OCT結合在一起,對青光眼疑似者或患者進行檢測,就能夠早期診斷青光眼,早期干預,延緩青光眼視神經損害的進展。

誰能給青光眼診治帶來希望

  對於已確診的青光眼患者,傳統的視野檢查很難發現患者細微的病情進展,而最新的OCT能夠在細胞水平檢測到視網膜神經節細胞,通過對神經節細胞改變的觀察,更快發現青光眼患者的病情進展,從而積極調整治療方案。

  OCT技術除了應用於眼底,也可應用於眼前節組織,觀察房水流出通道。最新的OCT能夠在活體中顯示Schlemm管,為我們了解Schlemm管的病理、生理及其參與青光眼發病的機制提供了手段,同時也為微創青光眼手術的研發提供了研究手段。

  傳感器技術實時監測眼壓和顱內壓

  眼壓是青光眼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也是24小時不停波動的。人們很難通過傳統的眼壓測量方式對其進行連續的實時測量。我們的iCOP研究提示顱內壓也參與了青光眼的發病。傳統的顱內壓測量方法是有創的腰椎穿刺測量。但顱內壓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也是不停波動的,一次測量也難以反應其真實的顱內壓情況。

  隨著傳感器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其敏感度的提高、體積的微型化、材料的良好組織相容性及能耗的降低,使其能夠進入臨床應用。目前已經研發出能夠植入眼內的實時測量眼壓的壓力傳感器、能夠植入硬腦膜下實時測量顱內壓的壓力傳感器。這些壓力傳感器的發明及臨床使用可以實時的觀測患者眼壓和顱內壓,為個性化治療提供了可能。

  激光技術微創治療降低眼壓

  隨著激光技術的進步和對激光生物學效應的進一步研究,越來越多的激光設備被應用於臨床。在青光眼治療中,選擇性激光小梁成形術(SLT)和微脈沖激光小梁成形術(MLT)格外受歡迎。

  SLT進行小梁成形術時,不產生小梁組織局部的熱凝固損傷,而是通過選擇性光熱解作用產生生物學效應,使小梁網內皮細胞激活並分泌一些細胞活性因子,激活小梁網細胞再分化和誘導小梁網內的巨噬細胞發揮吞噬作用,從而重塑小梁網細胞外基質,降低房水外流阻力。不同於SLT的連續激光(100%占空比),MLT使用的是微脈沖激光(15%的占空比),它更加安全,不會對小梁網細胞產生損傷,具有與SLT相同的降眼壓效果,並且能夠最大化的降低激光後可能產生的眼壓峰值。使用SLT或MLT代替藥物作為初始治療或者聯合手術、藥物作為附加治療給部分患者帶來的神奇的療效。經過激光治療後,部分患者的眼壓在不使用藥物的情況下能夠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

  腦成像技術檢測眼外神經損害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腦成像技術的進展,為我們研究神經相關疾病提供了新的手段。fMRI是一種新興的神經影像學方式,當大腦部分神經元興奮時,該區域的血流也會相應的增加。fMRI通過檢測大腦的局部血流改變,推測該部分腦區的神經元活性。

  我們使用MRI和fMRI技術對青光眼患者進行了檢查,發現青光眼患者的外側漆狀體和視皮層等上位神經結構和功能也有損傷,其損傷甚至早於眼部病變。我們在國內外首次建立了基於fMRI的新的青光眼上位神經元損害進展檢測技術,並將其應用於臨床。

  互聯網技術對青光眼診療模式帶來的影響

  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了各行各業,給各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也給客戶帶來了便捷。互聯網技術將會對青光眼患者的診斷、治療、隨訪提供便捷。

  據了解,谷歌公司已經開發出了家庭使用的視野檢測方法,患者在家裡通過手機下載APP,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視野的檢測,並將檢查結果上傳到網上或自己的主診醫師。

  青光眼是一種慢性病,需要終身的治療和觀察。目前的診療模式費時、費力,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經濟負擔和時間負擔。同時也加重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通過互聯網技術,患者可以通過網絡將自己的視力、眼壓、視野等數據上傳到網上,其主診醫生可通過網上的患者資料了解患者的病情進展情況,並給予治療建議,提高了醫療效率。

  緩釋材料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藥物治療是很多青光眼患者的第一選擇。青光眼藥物最大的副作用就是眼表損害。青光眼聯合制劑的應用減少了青光眼藥物的使用次數,但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眼表損害。隨著新型緩釋材料的研發,已經可以將藥物和緩釋系統聯合在一起。我們可以將緩釋青光眼藥物系統植入前房或玻璃體腔,通過這種治療方式一方面可以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另一方面藥物還可以通過玻璃體腔作用於視神經,保護視神經,延緩視神經的損害。通過這種給藥模式,一方面完全解決了藥物治療依從性差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新型材料的進步也加速了微創青光眼手術的發展。目前已經有多個青光眼微創植入材料被發明、應用於臨床,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如:小梁網引流裝置(iStent)、脈絡膜上腔引流器(Cypass)和Schlemm管支架(Hydrus)等。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