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常見疾病 >> 其他眼科疾病 >> 常見眼病及全身疾病對屈光狀態的影響

常見眼病及全身疾病對屈光狀態的影響

  許多眼病及全身疾病早期多表現為屈光狀態的改變,而此時選取爭取的屈光矯正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顧客的視力,改善視覺質量,從而保證顧客的正常生活。對於一些特殊疾病,屈光狀態的改變更可以成為確診和控制的有效手段。特此,天津市眼科醫院驗光配鏡中心高級視光師郭瑛表示,作為一名視光從業人員,應該了解眼病、全身疾病與屈光的關系,並簡述了五種常見眼病及全身疾病對屈光狀態的影響。

  老年性白內障

  老年性白內障是由於老年性晶狀體纖維代謝異常,晶狀體囊膜通透性改變,導致晶狀體蛋白的變性而最終形成的。由於晶狀體混濁,導致晶狀體密度發生改變,屈光指數亦發生改變,從而導致屈光不正,不同類型的白內障屈光狀態也不盡相同:

常見眼病及全身疾病對屈光狀態的影響

  1、老年性白內障分為皮質性、核性和混合性。

  2、皮質性白內障因其皮質不規則混濁,增厚而致晶狀體扁平化,由此引起晶狀體屈光力降低,產生遠視性屈光改變。

  3、核性白內障因核混濁均勻一致,致核部屈光率增加,使其屈折力增大而形成核性近視性屈光改變。

  4、在白內障進程中因晶狀體混濁不均勻,可出現屈光指數性散光,多在0.5D~1.5D內。

  5、可見晶體不同位置的密度改變是初中期白內障患者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早期患者矯正視力可大幅提高,晚期白內障患者因晶狀體混濁較重難以矯正。

  翼狀胬肉

  翼狀胬肉是常見的一種眼表疾病,是由於睑裂區肥厚的球結膜及其下的纖維血管組織,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形態似翼狀,以鼻側多見。

  1、初期的翼狀胬肉多無自覺症狀,有的有輕度眼部不適,沒有屈光狀態的改變。隨著翼狀胬肉侵入角膜內越大,對角膜屈光狀態的影響越大,使患眼發生遠視和散光。原因是胬肉侵及角膜引起相應的軸上曲率變大,則屈光力減弱,且造成角膜形態不規則,而引起遠視、散光。

  2、當胬肉繼續侵入角膜,部分遮蓋瞳孔時會更加影響視力,且通過屈光矯正無法提高。

  3、進行性胬肉,頭部侵入角膜緣內2mm以上,存在明顯的遠視、散光且嚴重影響外觀者,應考慮手術治療,普通的屈光矯正效果欠佳。

  角膜炎

  1、無論是何種感染的角膜炎症均可引起角膜不同程度的水腫,曲率發生微變化導致屈光力改變,角膜是重要的屈光介質之一,改變角膜曲率可以矯正屈光不正,那麼任何角膜曲率的改變均可導致屈光改變從而因起視力變化,但對於此時的屈光變化不能通過鏡片進行校正,水腫消除後可自行恢復。

  2、如治療不及時,角膜炎症可能累及深層組織,則遺留致密混濁的瘢痕,而瘢痕的形成改變了角膜原有的曲率,破壞了角膜表面的規則形態,除會因瘢痕遮擋影響視力外,還會造成不規則散光。

  圓錐角膜

  圓錐角膜是以角膜中央變薄向前突出,呈圓錐形為特征的一種眼病。它常造成高度不規則近視散光和不同程度的視力損害,不伴有炎症。本病多發生於20歲左右的青年,女性多見,通常為雙眼先後發病,原因不明。有人認為可能是遺傳性發育異常,也有人報告本病與內分泌紊亂和變態反應性疾病有關。

  1、早期以屈光不正為主,開始為近視,逐漸發展成為散光或不規則散光,無明顯特異性症狀,一般鏡片可以矯正。但角膜地形圖檢查可顯示角膜形態異常。應及時發現,及時應用硬性角膜接觸鏡(RGP)控制發展。

  2、中期視力進一步下降,一般鏡片不能矯正,須用硬性角膜接觸鏡(RGP)矯正視力。裂隙燈檢查見角膜中央頂端逐漸變薄,向前突出,有時後彈力層發生破裂,房水侵入,角膜基質可發生水腫和混濁。

  3、晚期角膜頂端常形成不規則線狀瘢痕或混濁,角膜淺層有新生血管長入,視力高度減退,接觸鏡無法矯正視力,需考慮角膜移植手術。

  糖尿病

  1、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突然增高,使房水中離子濃度降低,房水的滲透壓降低,其中水的成分進入到晶狀體中,致使晶體因過度吸入水分而凸度增加,出現近視性屈光不正。此時患者可能感覺原本老花的情況有所緩解,看書看報不用戴花鏡了,但此時其實應當關注血糖的情況。

  2、經過治療後當血糖降低時又會使晶狀體失去水分而發生遠視性屈光不正,且常伴有明顯的散光。

  3、這種因血糖突然改變而造成的屈光異常性視力下降,是暫時現象,一般先不予矯正,建議立即控制血糖,帶血糖穩定後此症狀往往自行緩解。如血糖控制後視力仍無恢復,說明這種晶狀體的改變已經是不可逆的了,此時應進行配鏡矯正。

  因此,糖尿病患者配鏡,一定要待血糖平穩、經眼科醫師做眼部全面檢查後再驗光配鏡。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