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除病因
1.脫離接觸致病物。
2.沖洗:眼部化學灼傷後,必需爭取時間,就近取得清水或生理鹽水,分開眼險充分沖洗結膜囊,至少持續10分鐘。注意沖洗液自流壓力不要過大,沖洗要及時、有效。如不合並顏面嚴重污染或灼傷,亦可采取浸洗,即將眼浸入水盆中,頻頻瞬目,效果也好。
3.中和溶液的應用:酸性物質灼傷可用2~3%碳酸氫鈉;鹼性則以2~3%硼酸,0.5~1%乙酸、1%乳酸、2%枸橡酸或3%氯化铵等弱酸性溶液中和;或結膜下緩沖液注射。理論上這些為理想方法,但實際應用卻成效甚少,一般不作為主要措施,仍以清潔水即時、徹底沖洗為主。
4.去除殘留化學物:在急救時,應即去除殘留化學物,尤其要仔細檢查結膜彎窿部。如石灰等留下的小顆粒,可用粘有眼膏的棉鑒粘取之,持裸眼觀無異物時,月0.37%EDTA-2Na溶液沖洗或滴眼。磷灼傷時先月0.5%硫酸銅溶液洗眼後,再拭除黑色的磷化銅顆粒。
5.球結膜放射狀剪開和前房刺開術:一般用於嚴重鹼灼傷。目的在於消退球結膜水腫,改善局部循環,沖去滲入結膜下的化學物及壞死組織,使房水更新,減少化學物對眼深部組織的進一步損害。
二、防止虹膜後粘連:散瞳。
三、睑球粘連的防治:
1.結膜囊玻璃棒分離,每日2~3次。
2.粘膜移植:適用於較重的結膜灼傷,而鞏膜尚未壞死的病例,可作自身球結膜或口唇粘膜移植,藉以去除殘留在結膜中的化學物質,改善角膜周圍血管網的血液供應,預防險球粘連。
四、自家血療法:從患者自身靜脈抽取1.5ml新鮮血液。立即注入角膜緣的球結膜下0.5~1ml即可。隔日或每3日施行一次,7次為一療程。可刺激機體增強免疫力,改善局部血循環和營養狀況,加速創面愈合。
五、防治感染:抗生素滴眼劑,如氯霉素、慶大霉素眼藥水等,每日滴眼3~4次。防止感染,保護創面。必要時可考慮全身抗感染治療。
六、糖皮質激素的應用:近年研究表明,化學灼傷後第一周及第4~5周應用糖皮質激素是安全的,第2—3周為危險期。鹼灼傷後第一周內,口服強的松30mg/d,能有效地減輕組織的急性損害,減少炎性滲出和因滲出物堵塞或機化造成繼發性青光眼的機會。
七、維生素:維生素結膜下注射0.5~lml,每日一次。口服0.3g/次,每日3~4次,可促使結締組織的形成,減少角膜潰瘍和穿孔發生率,對組織愈合起一定的作用。
八、肝素:灼傷後早期結膜下注射肝素,每日一次,每次375u(稀釋至0.3m1),對溶解角膜緣血栓,疏通和恢復血循環,減少角膜潰瘍和穿孔的發生率具有一定效果。
九、其它藥物治療:如檸檬酸鈉,膠原酶抑制劑,免疫抑制劑以及血管擴張藥物如妥拉蘇林等。
十、嚴重眼險畸形者可施行成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