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早期施行手術治療,過去曾有爭議,現已逐漸統一認識,即發現眼球陷沒、復視和下直肌嵌頓,X線片顯示眶下墜破壞,應暫觀察1周,待眶部腫脹消退後再行手術,松解已嵌頓的下直肌,回納脫入上颌窦內的眶內軟組織,
醫生最近兩年收治眶壁擊出性骨折患者30余例,臨床研究證實了CT是診斷眶壁擊出性骨折的精確指標,對術式選擇和預後判定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眶壁擊出性骨折是指眼眶部位被鈍器擊傷時,外力作用於眼部,使眼眶內
其發生機理如下: (一)眶內壓驟增學說眼前部受到鈍器撞擊,眶內組織向眶尖部擠壓,眼內壓急劇上升,壓力傳至眶壁,致眶壁薄弱處發生骨折,可使眶內軟組織如眶周圍脂肪、下直肌和下斜肌疝上颌窦內,並被嵌頓。
1.1一般資料 接受手術治療的眶爆裂性骨折患者72例72眼中,男52例,女20例,年齡19~52歲,平均31歲,致傷原因分別為車禍傷17例,拳肘擊傷36例,球類傷4例,鈍器傷15例。眶內側壁骨折34
CT是目前眼眶病診斷中最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CT掃描可提供眼組織結構高分辨率切面圖像及灰階眼部圖像,從而為眼科疾病的診斷提供了一種優越的檢查方法。但由於種種原因,在眼部病變的CT分析和診斷上仍存在諸多
1概念與發病率 眼眶爆裂性骨折,有人稱之為擊出性骨折或液壓性骨折,是眼眶骨折的一種特殊類型,他可以單獨發生,也可是復雜顏面外傷的一部分。該病1884年就有人描述,1957年由Smien和Regan通
1與眼外傷所致的眼肌麻痺鑒別此點非常重要,有很多人,武斷地將外傷後的復視診為眼肌麻痺,而延誤治療。有一中學生,打鬧時碰到他人膝蓋上,復視,左外展時不能過中線,到某大醫院就診斷為外直肌麻痺,給以藥物及針
病因學 眶底骨折薄弱,主要由上颌骨眶突即上颌窦上壁構成,外側為顫骨眶突。眶底呈一向後上延伸的傾斜平面,其後部為薄弱區,有眶下管及眶下裂通過。該區和篩骨紙板相連,構成眶底的內下壁,其薄如紙。當面中部受
[摘要]目的探討眼眶骨折的分類。方法應用復位-眼眶-分類法,對65例具有眼眶骨折的病例進行分類。結果復位-眼眶-分類法分為6型,Ⅰ型——無需復位眼眶型;Ⅱ型—&md
閱讀提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運動和休閒。與此同時,在運動中不慎受傷的人也日益增多。一不留神,眼眶被球擊中,或被他人的肘部頂著……都會導致眼睛眶壁骨折。目前
眼科病房裡,眼眶骨折的患者逐年增多,部分病人由於未能及時診治,引起了視力下降、外觀缺陷等後遺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那麼,在顏面部外傷後,如何知道發生了眼眶骨折呢? 當車禍、摔傷、拳擊傷發生時,
小劉由於交通事故住進了醫院,一周後出院。可是時間不長,他發現自己的眼睛經常出現復視,還不自覺地歪頭看東西,經核磁共振檢查排除了大腦和頸椎問題,醫生建議他去看眼科。在本市眼科醫院,經檢查小劉的眼睛發生了
心理護理眼眶骨折患者在無思想准備下突然受到外力沖擊造成,而眼眶由於其重要的生理功能,骨折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眼球內損嚴重影響美觀,部分患者合並視力損傷,二者都會造成過重的心理負擔。我們護理人員在患者面前
眼眶外傷 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逐漸增多,交通事故也不斷增加,其頭面外傷明顯有增加趨勢。現代影像學的進展,對各種眼眶外傷的診斷,治療及預後判斷水平明顯提高,隨之對其治療方法亦不斷增多,各種
在工業上,進行電焊或氣焊時,由於不戴防護鏡或防護面罩,常因電焊時弧光內射出大量的紫外線而引起眼的損傷。 本病發病的特點,是眼受到紫外線照射後,一般6~8小時才發病。這段時部叫潛伏期,因為紫外線作用於
“阿姨,輕一點,疼!”在同仁醫院舉辦的“愛眼日”現場咨詢活動中,一位右眼不小心被桌角撞傷的小女孩,在醫生檢查過程中抱著媽媽直喊疼。 兒童眼外傷是小兒眼
異物入眼後,可立即引起不同程度的眼內異物感、疼痛及反射性流淚,嚴重的會造成眼球損傷,使視功能受損,輕者視力下降,重者可完全喪失視力。因此,預防眼外傷的發生和正確處理異物入眼十分重要。 那麼異物入眼後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教授指出,對眼外傷的正確處理關系到能否保存眼球和恢復部分視功能,若處理不當可留下終身殘疾。初步急救須迅速准確,而且要依不同傷害,做不同的處理。他介紹了以下四類眼外傷的初步急救原則&
孩子不懂得防護自己的眼睛,容易發生眼外傷。 正常人的晶體纖維被一個半通透性的晶體囊袋保護著,房水不能進入。一旦囊袋破裂,房水滲入後直接與晶體蛋白接觸,晶體纖維可發生腫脹和混濁—&mdas
不久前發表在美國燒傷領域權威雜志《Burns》上的一篇關於治療化學性眼外傷新方法的文章引起了不少眼科專家的關注,該文作者法國法蘭西堡大學醫學中心眼科教授邁爾勒博士日前訪華時與國內同行就此進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