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眼鏡有著輕便、美觀等優點,但如果不嚴格按照要求來使用,則可能帶來可怕的後果。戴隱形眼鏡入睡、佩戴時間過長等壞習慣極易導致眼睛感染,甚至致盲。
16歲的小穎已經做了2年的眼鏡族,愛美的她一直想摘掉眼鏡以真面目示人,可是少了眼鏡的幫助她連黑板上的字都看不清。今年3月,她在朋友建議下到眼鏡店配了副隱形眼鏡。取戴幾次後,她嫌每天這樣太麻煩,也就懶得再摘了。一個月前,小穎發現自己的左眼看不見了,慌忙到醫院眼科求診。
接診醫生檢查發現,小穎左眼完全沒有視力,右眼視力也只有0.4。通過眼裂隙燈仔細一看,醫生倒吸了一口氣:雙眼的黑眼球上覆蓋著一層膜樣的東西,已經和角膜“長”在了一起,左眼角膜正中央的瞳孔位置破了黃豆大的一個洞。
在醫生的提示下,小穎才想起來自己戴了隱形眼鏡,已經有半年沒取了。通過大半個月的抗感染治療,小穎的右眼保住了視力。遺憾的是,由於角膜潰瘍中央穿孔,左眼徹底失明,只能等待角膜移植了。
醫生介紹,戴上隱形鏡片後,角膜處於相對封閉的真空缺氧狀態,眼球表面缺少了淚液的清洗潤滑,時間一長鏡片就會與角膜緊緊貼在一起。角膜需要與空氣接觸才有營養,缺乏營養,又長時間與鏡片摩擦,很容易引起眼睛感染,誘發角膜炎、角膜潰瘍等。
因此,隱形眼鏡最好不長期佩戴或少佩戴。最好每天佩戴不超過8小時,每周佩戴3~5天。如果有條件,隱形眼鏡和框架眼鏡每天交替使用。若外出旅游、加班、熬夜時,不要用隱形眼鏡。青少年及400度以下的近視患者,若不願意戴框架眼鏡,可選擇夜戴型角膜塑形眼鏡,每天睡前戴上,第二天摘下,可獲得理想的矯正視力。
隱形眼鏡取不下來這種情況在夏天比較常見,是由於長期呆在空調環境中導致眼液減少,造成失水,取眼鏡的時候就不夠滑爽,要費勁一些。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點一些人工淚液,等到眼睛舒適後再取眼鏡,千萬不要強行取下眼鏡,不然會對眼睛造成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