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百科知識 >> 眼部疾病治療 >> 中醫治療 >> 中醫看眼睛:肝開竅於目,脾升清養目

中醫看眼睛:肝開竅於目,脾升清養目

  眼,即眼睛,古稱目、精明、命門,是“視萬物、別白黑、審短長”的重要器官,也是中醫臨床望診、察神的重要部位。

  兩目炯炯,雙眸黑亮,正是精充氣足神旺的象征;目光呆滯,珠轉不潤,則是精虧氣弱神衰的表現。眼能傳神,平送秋波,用來形容戀人之間的深情傳遞;慈眉善眼,多用來描繪心地善良者的眼部形神;賊眉鼠眼,則多用來代指心懷鬼胎者的特殊眼貌。

  一、眼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視覺與傳神

  1.主司視覺

  眼具有視萬物、辨形狀、別顏色的重要功能。《黃帝內經》指出眼的視覺功能正常,主要有賴於肝的氣血的濡養,即所謂“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清代醫學著作《醫宗金鑒》直言眼為視覺器官:“目者,司視之竅也”。目盲,則目視萬物的功能就不能發揮。

  2.傳遞心神

  眼可傳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清代養生專著《壽世傳真》指出:“目乃神竅”。因此,望眼神是中醫臨床望診中推測神之旺衰、有無、真假的重要內容之一。眼睛活動靈敏,精彩內含,謂之“有神”;眼無精彩,目暗睛迷,謂之“無神”;若病人原本精涸氣弱神衰,而目光突然出現轉亮,謂之“假神”,乃“回光返照”之危象。

中醫看眼睛:肝開竅於目,脾升清養目

  二、眼睛與髒腑有著密切關系

  眼與髒腑有著廣泛的生理聯系,早在《黃帝內經》就有專論:“五髒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意為:五髒六腑的精華物質,均為向上濡養眼睛,而使其能精明視物。髒腑精華所聚之眼,其中,腎精(腎主骨,故為“骨之精”)充養瞳孔,肝精(肝主筋,故為“筋之精”)充養黑眼,心精(心主血,故為“血之精”)充養內外眦血絡,肺精(肺主氣,故為“氣之精”)充養白眼,脾精(脾主肌肉,故為“肌肉之精”)充養約束(眼睑)。

  1.肝開竅於目

  眼的視覺功能,雖與五髒六腑之精氣充養目系有關,但主要依賴肝所藏之血的濡養。

  《黃帝內經》有“肝受血而能視”之說。明代眼科專著《審視瑤函》更明確地指出:“夫目之有血,為養目之源,充和則有生發長養之功而目不病。少有虧滯,目病生矣。五髒六腑精華,皆從肝膽發源,內有脈道孔竅,上通於目為光明。肝氣升運目,輕清之血,乃滋目經絡之血也”。

  2.心之使為目

  心主行血。心氣的推動是血液運行的原動力。眼睛發揮其視萬物的作用,主要有賴於心主行血和肝主藏血的濡養。心氣旺盛,則心血充足,目得血之濡養,而維持正常的視覺功能。

  心主神志。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均由心神所主,且可反映於眼睛,故《黃帝內經》有“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捨也”的說法。

  3.脾升清養目

  脾主運化,主升清。脾通過其運化、升清作用,將精微物質升運於目,使目發揮其精明視物的作用。若脾虛,不能將清陽之氣升運於目,目失濡養,可致視物昏花,青盲夜盲;若眼睑失養,則可見眼睑垂閉,抬舉無力。

  此外,脾主統血。目中血液的運行也與脾的統攝作用密不可分。脾統攝血液功能正常,則目中血液循行正常,不致外溢。若脾氣虛弱,統攝失權,可致眼部出現出血疾患。

  4.腎藏精養目

  眼,成之於精,亦用之於精。腎精的盛衰關系到人體的生長壯老已,同樣關系到眼的形成、發育與衰退。《黃帝內經》注意到:“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人至五旬以後,漸趨耳不聰目不明,正是與腎中精氣漸衰有關。

  眼的病因病機

  引起其病變的病因病機是多方面的,其中以風熱外侵、疠氣犯目、肝火上攻、肝血不足、脾虛氣陷、腎精虧虛等為主。

  1.風熱外侵

  外感風熱之邪,侵犯耳目,多見急性白睛紅赤,癢痛兼作,羞明多淚。

  若風熱犯目,兼肝火內盛,內外交攻,則黑睛聚生翳障,狀若聚星,伴有疼痛,畏光流淚等症。治擬疏風清熱明目,可用銀翹散、桑菊飲等加減。野菊花、密蒙花、青葙子、決明子等適量泡茶代飲,也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2.疠氣犯目

  外感疫疠之氣,侵犯頭目,多起病急驟,每由一目迅速傳為二目俱病,多見患眼白睛紅赤,癢痛羞明,或白睛溢血成點成片,重者可侵犯黑睛,使黑睛星翳簇生。疠氣傳染性強,易引起流行。治擬清熱解毒、瀉火涼血,尤其注意隔離,防治傳染。

  3.肝火上攻

  肝脈上行系目系,肝經氣郁化火,氣火升動,可上攻眼目。多見黑睛周圍抱輪紅赤,黑睛上星翳點點,疼痛羞明;或見眼珠脹痛,視力驟降,伴頭痛如劈,惡心嘔吐,瞳孔散大,瞳內呈綠色的“綠風內障”。嚴重者,可發生暴盲。凡肝火上攻而致目疾者,多伴見面紅、頭痛、易怒等症。治療可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4.肝腎陰虛

  肝為藏血之髒而開竅於目。肝陰血不足,不能上榮於目,則可出現視力減退,兩目昏花,或為夜盲;若肝腎陰虛,不能上滋於目,目失所養,臨床可見兩目干澀,視物模糊,重則晶體渾濁,發為雲翳內障。治療可用杞菊地黃丸等。

  5.脾虛氣陷

  脾虛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水谷精微化生不足,清陽不升,水谷精氣不得上榮於目。多表現為眼睑下垂,無力抬舉。亦表現為視物昏花,目眩,易於疲勞,不耐久視等症。也可表現為冷淚常流。治療可用人參健脾丸、補中益氣丸等。

 

  精彩推薦   預防| 熄燈後看手機iPad 眼睛傷害不可小看     症狀| 散光的症狀主要有兩種:視力降低和視覺疲勞     保健| 睡前做個護眼操放松眼睛     飲食| 每天吃個雞蛋防眼病真劃算     紅眼病| 患紅眼病,別急著打針   查看更多眼科資訊精彩內容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