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百科知識 >> 眼部疾病症狀 >> 如何早期發現孩子的視力異常

如何早期發現孩子的視力異常

  兒童的視覺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初生嬰兒的視力水平是很低的,出生後的1~2周,視力才會逐漸提高,喜歡柔和散射的光線,2個月左右,嬰兒喝奶時能隨著媽媽的面部活動而轉動眼睛,3~4個月時,看到色彩鮮艷的物品,能表現出興奮的樣子。8個月的嬰兒,雙眼已經能夠固定注視一個物體;到了1歲左右,幼兒對較遠、較小的東西都能產生興趣。如孩子年齡正處在上述階段,而並未出現上述應有的反應,父母應該想到可能是視力出了問題。稍大些的孩子也可以從孩子平時的表現中捕捉到問題。比如,孩子總是瞇著眼睛看東西;看電視時走得很近,外出時畏光,有“斗眼”等,這些都可能提示孩子眼睛可能有問題,必須盡早檢查。

如何早期發現孩子的視力異常

  弱視需要早預防

  弱視是指眼球外觀正常而單眼或雙眼視力不正常,通過戴眼鏡視力也不能達到正常同齡兒童的視力水平。弱視是一種很常見的兒童眼病,學齡兒童弱視的患病率約為3%,也就是說在我國大約有1000多萬弱視兒童,因而弱視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兒童健康問題。

  造成弱視的主要原因有:

  (1)斜視性弱視,有斜視的小孩,斜視眼的視功能往往有抑制,易形成斜視。

  (2)屈光性弱視,如小孩有先天性遠視或生後早期的遠視或散光,在發育期間未能矯正,有些父母也不願給小孩戴鏡,結果造成視覺發育的抑制。

  (3)屈光參差性弱視,如雙眼的屈光度數相差大,也未進行矯正,易形成弱視。

  (4)剝奪性弱視,如小孩有先天性白內障、嚴重的上睑下垂、不恰當的遮蓋眼均會產生弱視。弱視導致小孩雙眼或單眼視力下降,影響兒童的立體視,勢必給小孩將來的學習和工作造成影響,應該定期檢查視力,特別是學齡兒童,應該每隔半年檢查一次視力,如發現視力低於同年齡兒童,或雙眼視力不一樣,相差兩行以上,則應及時請眼科醫生檢查。

  低齡的兒童如發現上述的視覺異常,也必須就診。從視覺發育來講,兒童十二歲以前是視覺發育的可塑期,治療更容易。弱視治療主要是消除病因,如上睑下垂矯正、斜視手術等,同時積極的屈光矯正,配合訓練,特別是家長一定要按照醫生要求,讓患兒配合治療,不要怕麻煩,而影響弱視訓練效果。

  積極預防兒童眼外傷

  兒童眼外傷是兒童眼病中常見的疾病,也是造成視力喪失或影響外觀的重要病因。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兒童眼外傷的發病率占外傷總數的15%~27%,各類外傷的致盲率高達60%~70%,兒童的視力預後遠低於成人。

  兒童由於年幼缺乏生活經驗,對可能觸發的傷害認識不足,自我防護及躲避傷害的能力差,所以兒童較成年人更易發生眼外傷,且男童明顯多於女童,如鞭炮炸傷、剪刀傷、鉛筆戳傷、一次性針頭戳傷等外傷時有發生,往往造成角膜穿孔、外傷性白內障等,就算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手術,也不可避免患兒視力受到影響,兒童眼外傷常可造成嚴重後果,因失明而成為終身殘疾者時有發生。

  因此對於兒童眼外傷的危害,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加強教師、保育員、家長對兒童的宣傳教育與管理,對於銳器,如小刀、剪刀、針、鐵絲要嚴加保管,不要讓兒童接觸到酒精、石灰、水泥等化學物品以免誤入眼內,不要讓兒童玩鞭炮,兒童在追逐、嬉戲時不能手持較銳利物,如鉛筆等。家長在為兒童購買玩具時要考慮到兒童的實際自衛自防能力,要引導兒童做一些健康而又安全的游戲。一旦不幸發生了兒童眼外傷,應立即積極治療,不要延誤搶救時間。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