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近視眼的人越來越多了,從大學生到工作的白領,尤其是操作電腦的人裡,幾乎個個都是近視眼。這些近視眼的朋友可要小心並發症,嚴重的並發症有致失明的危險。
學習用功易近視嗎?
德國一項研究顯示,受教育時間越長,患近視的比例就越高。大學畢業生近視率高於職業學校畢業生,可見後天環境影響很重要。
據報道,研究人員對年齡在35歲到74歲之間的4685人進行了眼科檢查和體檢。其中大約38%都近視。
但是在那些畢業於分為三級的德國中學體系的人當中,上過13年學的人大約有60.3%是近視眼,上過10年的有41.6%,上過9年的有27.2%,而沒畢業的人則有26.9%是近視。
大學畢業生中的近視眼也比畢業於職業學校或那些從未受過職業培訓的人當中的近視眼更多。這項研究被公布在了《眼科學》雜志的網站上。
把與年齡、性別和許多DNA序列中與近視相關的已知差異考慮在內之後,這種聯系仍然存在。
“遺傳差異對近視的影響遠小於教育,”論文的第一作者、德國美因茨大學醫學中心眼科醫師米爾沙希博士說。“我們曾經認為近視是由遺傳因素預先決定的。這證明環境因素比我們預想的影響更大。”
近視眼主要的並發症有:
白內障、青光眼:
高度近視眼發生開角型青光眼的發病率比常人高6至8倍,但由於青光眼臨床症狀不明顯,視功能下降又往往被高度近視的症狀所掩蓋,易被忽略。
高度近視眼並發晶狀體後極部皮層混濁者亦多見,且由於高度近視患者的色素上皮細胞發生病變後,影響視細胞的光化學變化的反應過程,因而使其暗適應時間相對延長。
飛蚊症:
高度近視眼可以發生真正的玻璃體變性或液化,引起明顯的飛蚊症。自覺眼前光芒、火星、閃光或黑影漂動。
後鞏膜葡萄腫:
主要表現為眼球後極部向後擴張,是神經和黃斑周圍視網膜變性、萎縮,矯正視力下降,近視度數越高,發生率越高。
視網膜變性、出血、裂孔和脫離:
由於眼軸變長,眼球後半部變薄,視網膜、脈絡膜萎縮、變性,出現裂孔,引發出血和范圍不等的視網膜脫離,導致視力喪失。另外黃斑區變性也是高度近視眼的最大危險,表現視物變形,視力下降,最終導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