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病”即傳染性結膜炎,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眼科炎症,多發於春末夏初。專家提醒,該病常在幼兒園、學校、醫院、工廠等集體單位傳播流行,應引起大家的注意。發現“紅眼病”症狀要盡快到醫院檢查治療。
眼睛充血警惕“紅眼病”
“紅眼病”是傳染性結膜炎,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眼科炎症。多發於春末、夏初,一般通過與“紅眼病”患者共用毛巾、臉盆、洗臉水和手帕等物品傳播,此外,門把、游泳池水、公用玩具等也是傳播病毒的媒介。該病常在幼兒園、學校、醫院、工廠等集體單位廣泛傳播,須引起人們注意。
“紅眼病”發病急,一般在感染細菌1~2天內開始發病,且多數為雙眼發病。傳染性強,可重復感染,如治愈後再接觸病人還可得病,從幾個月的嬰兒至八九十歲的老人都可能發病。其症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紅眼:即眼白發紅,是充血的表現。結膜組織的血管在某種情況下出現擴張充血、淤血或出血時,即可呈現眼白發紅。結膜充血呈鮮紅色,以睑部及穹隆部結膜最為顯著,嚴重的結膜表面可覆蓋一層易於揉掉的偽膜。
發燒:即病理性體溫升高,由人體對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移而引起,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當舌下溫度高於37。5℃,腋窩溫度高於37℃,或一日之間體溫相差在l℃以上,即為發熱。
流淚:是在淚液分泌正常的情況下,由於淚道排洩發生障礙而引起淚液經睑緣溢出的現象,迎風時明顯。
目痛:眼睛有刺痛、異物感、燒灼感和漿液性分泌物。
視力障礙:眼功能包括形覺、色覺和光覺。視力是比較精確地表示形覺的功能,可分為中心視力和周邊視力。視力發生障礙,視力功能受到影響,會出現畏光、疼痛及視物模糊等症狀。
其他症狀:部分病人還有輕度全身不適、發燒、頭昏、頭痛、疲勞、耳前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紅眼病應對措施
一般可用抗生素軟膏或點眼藥治療細菌性感染,症狀通常會在用藥後的1周內消失。嚴重的細菌性感染,得用口服抗生素藥劑或抗生素針劑治療,通常得費時6周才會完全復原。
如果對結膜炎不加以治療,病毒性結膜炎可以在1周之內復原。為了減輕患兒對過敏性結膜炎的不適感,醫生會讓孩子使用抗炎滴眼劑。平時,父母發現患兒眼睫毛一有粘稠膿汁,應用浸過冷開水的棉花為他擦拭干淨。為防止感染蔓延,手部接觸患部後,應立刻將手洗淨。因為病毒性結膜炎特別容易傳染,家中的衣物和毛巾不可混在一起洗。
如果結膜炎患兒能夠馬上得到治療,嬰兒在出生時發生的感染症狀應該很快消失。年齡較大的兒童的炎性或過敏性結膜炎,很少會產生危害終身的視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