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常見疾病 >> 白內障 >> 白內障基本常識 >>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有哪些臨床表現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有哪些臨床表現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常雙眼患病,但發病有先後,嚴重程度也不一致。開始時,主要症狀為隨眼球轉動的眼前陰影,以及漸進性、無痛性視力減退,直至眼前手動或僅有光感。由於在病變的過程中,晶狀體吸收水分,導致晶狀體纖維腫脹,因而注視燈光時有虹視現象。患眼會出現單眼復視或多視。此外,部分患者會出現畏光和眩光。

1.皮質性白內障(corticalcataract):最為常見。按其發展過程分為4期。

(1)初發期(incipientstage):晶狀體皮質內出現空泡、水裂和板層分離。空泡為圓形透明小泡,位於前、後皮質中央部或縫合附近。水裂的形態不一,從周邊向中央逐漸擴大。板層分離多在皮質深層,呈羽毛狀。楔形混濁在皮質性白內障中最為常見,位於前、後皮質中,尖端向著晶狀體中心,基底位於赤道部,這些混濁在赤道部匯合,最後形成輪輻狀混濁;或在晶狀體某一象限融合成小片或大片混濁。散大瞳孔後應用檢眼鏡徹照法或裂隙燈下檢查可在眼底紅光反射中看到輪輻狀混濁的陰影。當瞳孔區的晶狀體未累及時,一般不會影響視力。此期的晶狀體混濁發展緩慢,可經數年才會發展到下一期。

(2)膨脹期(intumescentstage):又稱未熟期(immaturestage),為晶狀體混濁繼續加重時,其滲透壓改變,短期內有較多水分積聚於晶狀體內,使其急劇腫脹,體積變大,將虹膜向前推移,前房變淺,可誘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晶狀體呈不均勻的灰白色混濁。在裂隙燈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皮質內的空泡、水裂和板層分離。患眼視力明顯減退,眼底難以看清。以斜照法檢查晶狀體時,投照側虹膜須深層混濁皮質上形成新月形陰影,稱為虹膜投影,這是本期白內障的特點。

(3)成熟期(maturestage):膨脹期之後,晶狀體內水分和分解產物從囊膜內溢出,晶狀體又恢復到原來體積,前房深度恢復正常。晶狀體混濁逐漸加重,直至全部混濁,虹膜投影消失。患眼的視力降至眼前手動或光感。眼底不能窺入。從初發期到成熟期可經10多個月至數10年不等。

(4)過熟期(hypermaturestage):如果成熟期持續時間過長,經數年後晶狀體內水分繼續丟失,晶狀體體積縮小,囊膜皺縮和有不規則的白色斑點及膽固醇結晶,前房加深,虹膜震顫。晶狀體纖維分解液化,呈乳白色。棕黃色晶狀體核沉於囊袋下方,可隨體位變化而移動,上方前房進一步加深,稱為Morgagnian白內障(圖10-2)。當晶狀體核下沉後,視力可以突然提高。過熟期白內障囊膜變性,通透性增加或出現細小的破裂。當液化的皮質滲漏到晶狀體囊膜外時,可發生晶狀體誘導的葡萄膜炎。長期存在於房水中的晶狀體皮質可沉積於前房角;也可被巨噬細胞吞噬,堵塞前房角而引起繼發性青光眼,稱為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當患眼受到劇烈震動後可使晶狀體囊膜破裂,晶狀體核脫入前房或玻璃體內可引起繼發性青光眼。過熟期白內障的晶狀體懸韌帶發生退行性改變,容易發生晶狀體脫位。

2.核性白內障(nuclearcataract):

較皮質性白內障少見,發病年齡較早,進展緩慢。混濁開始於胎兒核或成人核,前者較多見,逐漸發展到成人核,直至其完全混濁。初期晶狀體核呈黃色混濁,但很難與核硬化相鑒別。核硬化是生理現象,由於晶狀體終身生長,晶狀體核密度逐漸增加,顏色變深,透明度降低造成,但對視力無明顯影響。散大瞳孔後用後徹照法檢查,核性白內障在周邊部環狀紅色反光中,中央有一盤狀暗影。

眼底檢查僅由周邊部看清眼底。由於核屈光力增加,可發生近視。由於晶狀體周邊部的屈光力並沒有明顯改變,因此瞳孔散大前後的視力是不同的,遠視力的減退較慢。由於晶狀體的中央和周邊部的屈光力不同,形成晶狀體雙焦距,可產生單眼復視或多視。核性白內障以後逐漸變為棕黃色或棕黑色,此時視力極度減退,眼底已不能看清。晶狀體核的這種改變可以持續很久而不變。可以同時出現晶狀體皮質混濁,但不易成熟。

3.後囊膜下白內障(subcapsularcataract):

晶狀體後囊膜下淺層皮質出現棕黃色混濁,為許多致密小點組成,其中有小空泡和結晶樣顆粒,外觀似鍋巴狀。由於混濁位於視軸,所以早期就會出現明顯視力障礙。後囊膜下白內障進展緩慢,後期合並晶狀體皮質和核混濁,最後發展成熟期白內障。(Quactor)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