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白內障囊外摘除或晶狀體外傷後,殘留的皮質和脫落在晶狀體後囊上的上皮細胞增生,在瞳孔區形成半透明的膜稱為後發性白內障。由於抽吸術、囊外術及超聲乳化術的日益推廣,後發性白內障也較為常見。
症狀體症
1.矯正視力差;2.後囊混濁並有厚薄不等白色機化組織,可有虹膜後粘連;3.視力障礙程度取決於機化膜的厚度。
診斷依據
1.有白內障手術史或晶體外傷史;2.後囊混濁機化;3.視力障礙。
治療原則
1.膜樣組織薄者可做截囊術,厚者作膜剪開或剪除術。有條件者可做YAG鐳射膜切開術;2.術後局部點滴或結膜下注射皮質類固醇,滴消炎痛,以防炎症反應;3.屈光矯正。
療效評價
1.治愈:傷口愈合,瞳孔區全部或部分透明,視力增進;YAG鐳射治療者,混濁組織部分除去,瞳孔區部分透明,視力增進;2.好轉:有手術並發症,視力部分恢復;3.未愈:有嚴重手術並發症,視力未恢復或失明。
專家提示
為預防後發障的發生,應在手術過程中盡量不留或少留皮質,手術操作輕巧,減少術後炎症反應。對於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後或人工晶體植入術後發生後發障,均可應用鐳射進行後囊膜切除術,瞬間即可完成,簡單而療效滿意,比進行兩次手術優越得多。但如後發性白內障呈厚膜狀或伴瞳孔改變人工晶體與後發障膜緊貼應選擇手術切開或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