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青光眼有什麼危害?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的致盲眼病,必須重視預防。中老年人每年體檢時莫忘測眼壓,如發現眼壓升高,須注意以下幾點:生活起居要有規律,避免情緒波動,保持心理平衡,盡量少看電視,讓眼睛多休息,飲食宜清淡,不吃辛辣食物,勿服對眼壓有影響的藥物。一旦出現青光眼症狀,必須去醫院請眼科醫生診治,盡力保住視力。
發病/手術後果
患者都知道一旦患上青光眼就失明了,其不知青光眼引起的嚴重後果不僅於此,現簡述幾種常見並發症、後遺症:
血管神經性頭痛、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變:其實它也是青光眼的表現,只是它們的表現掩蓋眼部症狀,被誤診為以上病變,如得不到及時正確診治有生命危險。
視神經萎縮:青光眼最常見、也最嚴重的並發症,簡單講就是視力下降,視野縮小,直至失明,這是每一個青光眼不可避免的結局。
白內障:它和青光眼關系非常密切,青光眼可並發白內障,而白內障在發病過程中又可繼發青光眼。
視網膜脫離:這是青光眼手術後最常見並發症,術後眼壓急劇下降,失去對視網膜的支撐作用而導致視網膜脫離,表現為視野突然缺損或全盲。
惡性青光眼:術後眼壓反而急劇升高,摘除眼球才能解除痛苦,(參:臨床最常見的幾種特殊青光眼中惡性青光眼)。
炎症感染:術後如炎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導致眼內感染,輕者手術失敗,重者繼發葡萄膜炎需摘除眼球,防止炎症全身擴散。
手術創傷:眼內結構非常微細,稍有不慎重即可破壞損傷,且不易被發現,這也是青光眼手術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危險因素
青光眼之所以發病與患者眼的局部結構、年齡、性別、遺傳、屈光等因素有著密切關系,具備這些因素的人也就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隨時受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導致急性發病。
解剖因素:前房淺、眼軸短、晶體厚、角膜直徑短,導致前房角狹窄,房水排出障礙,眼壓升高,青光眼形成。
年齡、性別:開角型多發於30歲左右,無明顯性別差異。閉角型45歲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於男性。
工作、生活環境。
遺傳因素:青光眼屬多基因遺傳性病變,有家族史者,發病率高於無家族史的6倍,占整個發病人數的13%—47%,患者親屬發病率為3.5%—16%。
不良生活習慣:吸煙嗜酒、起居無常、飲食不規律、喜怒無常、習慣性便秘、頑固性失眠。
眼部以全身病變。
屈光因素:屈光不正患者(近視、遠視、老花)發病率較高、近視有1/3伴有或發展為開角型青光眼,遠視多伴閉角型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