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常見疾病 >> 青光眼 >> 關於青光眼 >> 青光眼病人的一些生活常識

青光眼病人的一些生活常識

  在如今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五官健康的重要性,目前患青光眼的人群在不斷擴大,因此針對青光眼的有效防止顯得很重要。

  青光眼是人類第二大致盲眼病,老年人是青光眼的好發人群,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青光眼的發病率在逐年提高。青光眼是一種進行性的嚴重眼病,睡眠不足、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等因素都可以誘發青光眼的發作,所以青光眼患者除了要嚴格遵守眼科醫生的治療方案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注意幾個問題:

  飲食營養方面:

  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一樣,都有各自的飲食嗜好,但無論是何種嗜好都要有節制。

  1、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很重要。

  2、不能在短時間內大量飲水:一次喝水超過一升會誘發青光眼症狀,所以每次喝水盡量不超過500毫升;3、煙、酒、茶和咖啡要適量:由於煙裡尼古丁的成分可以引起視網膜血管痙攣,導致視神經缺血,長期吸煙的青光眼患者容易使眼壓進一步升高;茶和咖啡飲用後眼壓會輕度升高,但升高的幅度較小。

  運動休閒方面:

  對於青光眼患者規律的體育運動和充足的睡眠一樣重要,適當的體育運動還可以降低眼壓,但要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1、色素性青光眼患者應避免體育運動,以免引起眼壓升高。

  2、不要潛水,對於有視神經損傷的患者參加潛水前應該向眼科醫生咨詢。

  3、吹奏樂器會引起眼壓暫時性升高,所以喜歡吹奏樂器的患者需要醫生的指導和幫助。

  什麼人易患青光眼?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發病率,30歲以上為0.57%,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但也可在20~30歲,甚至10歲發病。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是一種具有遺傳性和家族性的疾病,確切的遺傳方式尚不清楚,最可能是多基因多因素遺傳。它在近親家庭中的發病率較高,約5%~19%,而有家族史者發病率高達50%。

青光眼病人的一些生活常識

  人群中有下列情況者易患開角型青光眼:

  ①高眼壓。這是第一危險因素,盡管早期沒有青光眼性損害,隨著高眼壓持續時間延長,眼壓基值不斷升高,發生青光眼性損害的可能逐漸增大。

  ②視乳頭陷凹。這是第二危險因素,大而深的陷凹對壓力的耐受力差。雙側陷凹不對稱一般是後天造成的,且與高眼壓有關,陷凹進行性擴大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可發生在視野缺損前。這類人需定期檢查視盤陷凹和視野,一旦出現視神經損傷即予治療。

  ③高度近視。高度近視患者中開角型青光眼發病率增高,同樣開角型青光眼中近視發病率也高。近視眼對眼壓升高易感,又因產生陷凹較淺,不易辨認,又因鞏膜硬度低,用壓陷眼壓計測量眼壓值常偏低。

  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發生率為12.6%,明顯高於正常人群。

  ⑤全身血管病。特別是低血壓患者,容易發生視盤供血不足,增加視神經損害的危險。

  青光眼病人如何自我保健首先心理上要正視這一疾病。有些患者得知患青光眼後非常恐懼,對治療缺乏信心,不積極配合治療。其實青光眼絕不是不可治療,絕大多數青光眼通過藥物及手術可得到有效控制,長久保持良好視力,只有少數病例控制不良,但也可以通過治療延長有用視力。青光眼患者不應悲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抑郁和暴怒是青光眼的語誘發因素。

  治療上應按照醫囑用藥和定期隨訪,不可自己變更用藥劑量。閉角型青光眼發作前,常有一些先兆,如視疲勞、眼脹、虹視和眉弓脹痛,特別在情緒波動和黑暗環境下容易出現,出現這些現象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預防急性發作,這一點對單眼發病的青光眼患者尤為重要。青光眼病人最好能逐步學會指測眼壓,當覺得眼壓可疑時,及時看醫生,以便調整治療方案,使高眼壓得到控制。青光眼手術後手指按摩眼球有利於保持引流口通暢,但這要先經醫生指導方可進行。

  青光眼性視神經損害除與高眼壓密切相關外,還有些其他相關因素,如低血壓、糖尿病、血流變學異常等,積極治療這些疾病,有利於保護視功能。

  此外,應注意一些抗青光眼藥物有副作用。如噻嗎心安可使心率減慢,還可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有心動過緩、支氣管哮喘和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者最好不用,必須用時應提防副作用的出現。醋氮酰胺在輸尿管結石病人慎用,磺胺過敏者不用,該藥有排鉀作用,服藥應同時補鉀。高滲劑在心血管系統、腎功能不良時勿用,糖尿病人禁用甘油。總之應在用藥前向醫生說明全身疾病,以便醫生選擇用藥。

  專家提醒:對於患上青光眼,一定要查明青光眼病因,根據青光眼病因病情對症治療,青光眼的嚴重性可大可小,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青光眼醫院檢查治療,同時在查明病因後,一定要針對性治療青光眼,不可為了方便就隨便買藥治療青光眼。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