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常見疾病 >> 其他眼科疾病 >> 小兒視神經膠質瘤應該做哪些檢查

小兒視神經膠質瘤應該做哪些檢查

  小兒視神經膠質瘤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神經上皮組織腫瘤有兩類。一類由神經系統的間質細胞(即膠質細胞)形成,稱為膠質瘤;另一類由神經系統的實質細胞(即神經元)形成,沒有概括名稱。由於從病原學和形態學上,現在還不能將這兩類腫瘤完全區別,而膠質瘤常見的多,所以將神經元腫瘤包括在膠質瘤中。神經上皮起源的腫瘤是最常見的顱內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總數的44%。

  (二)發病機制

  肉眼所見腫瘤邊界常較光整,有“假包膜”,而實際腫瘤細胞浸潤的區域已遠遠超過了“假包膜”所顯示的邊界,較表淺的膠質母細胞瘤常侵犯和穿透大腦皮質並與硬腦膜粘連。腫瘤切面形狀多不規則,有腫瘤區、壞死區和出血區,可有囊腫形成,瘤組織柔軟易碎,血運豐富。腫瘤的特點是:①腫瘤細胞的多種組織學形態。②腫瘤細胞核分裂象相當多見。③供血血管豐富。④來源於血管外膜的間質纖維增生。

小兒視神經膠質瘤應該做哪些檢查

  生長特征:①膠質母細胞瘤有沿白質中的神經束生長到遠處的傾向。②腫瘤侵犯腦室後,可經腦脊液轉移。③多中心性生長,有4。9%~20%存在幾個獨立的瘤中心。

  腫瘤惡性程度為Ⅳ級。腫瘤的病理類型多為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常為毛細胞型。腫瘤自然病程的多樣性使得治療效果的評價十分困難,有的學者根據術前MRI表現將其分為3類:①視交叉前型;②彌漫性視交叉型;③視交叉-下丘腦外生型。以此來指導外科治療。

  小兒視神經膠質瘤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1。視交叉前型常表現為進行性視力下降和突眼,在嬰幼兒多以眼球震顫、斜視為首發症狀,眼底檢查可見視盤靜脈的擴張和視盤的水腫,病程較長時可見視盤的萎縮。

  2。彌漫視交叉型多表現為視敏度下降和雙側視野的缺損,內分泌症狀和腦積水較為罕見,此類患兒多合並有神經纖維瘤病的其他表現(如皮膚色素沉著等)。

  3。視交叉-下丘腦型臨床症狀多與年齡相關:

  (1)小於2歲:小於2歲的幼兒多表現為腦積水、發育延緩、視力減退和間腦綜合征。

  (2)2~5歲:2~5歲的患兒,內分泌紊亂是最常見,可表現為性早熟或生長遲緩,大約有半數以上的患兒有視力障礙。

  (3)兒童:年齡稍大的兒童以視力障礙和視丘下部的損害(嗜睡、尿崩、間腦癫痫等)最為多見。

  兒童表現有無痛、無搏動性突眼,伴有視力進行性下降時,應引起本病的高度注意,應行神經眼科學和神經放射學檢查。部分患者可以內分泌障礙和下丘腦受壓表現為首發症狀就診。

  小兒視神經膠質瘤應該做哪些檢查?

  一般常規檢查無異常發現,視交叉-下丘腦型患兒可見內分泌的紊亂。

  1。顱骨X線平片可見有視神經孔的擴大,蝶鞍呈“梨形或葫蘆形”,影響到腦脊液循環時可見顱內壓增高征。

  2。CTⅠ、Ⅱ型多有視神經的增粗,病灶呈等密度,不規則強化,少有鈣化,囊性變罕見;可見前床突、鞍結節的骨質吸收和視神經孔的擴大。Ⅲ型多表現鞍上池的閉塞,鞍區等密度的占位病變,少數梗阻室間孔而使側腦室擴大。

  3。MRI常常能清楚顯示解剖結構的移位受壓和視神經、視交叉的增粗,外觀似梨狀,前小後粗,如圖1所示,信號強度無特征改變。術前MRI的表現可分為3類:

  (1)視交叉前型:視交叉前型表現為眶內視神經的梭形增粗,而顱內視交叉並無侵犯,雙側病變偶見於神經纖維瘤病者。

  (2)彌漫性視交叉型:彌漫視交叉型以神經纖維瘤病的患兒最多見,表現為視交叉的彌漫性增粗,可向前後生長侵犯視神經或視束。

  (3)視交叉-下丘腦外生型:視交叉-下丘腦外生型表現獨特,以視交叉-下丘腦外生性腫塊多見。

  以此來指導外科治療,並發現後二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於前者。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