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發現自己成了斜視,我跑了兩家醫院做眼科檢查,都當眼病治了,後來終於找到根源了,原來是腦袋裡長了動脈瘤!”昨日,剛從重症監護室裡轉到普通病房的張秋女士高興地告訴記者,手術成功後她的眼睛就恢復正常了。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腦血管病綜合治療科主任鄧東風介紹說,張女士顱內這顆3厘米大小的動脈瘤屬於巨大型,能達到普通動脈瘤的10倍。
斜視眼花警惕跟腦瘤有關

張女士5年前開始頭疼,一直吃止痛藥挺著,去年她出現了斜視,去了兩家醫院眼科檢查,都按照眼病治療。直到最近碰到一個眼科醫生,仔細研究了她的情況,才提醒她可能是腦子裡長了東西,壓迫到眼部神經。
2月23日,多位醫生聯手為張秋女士手術,將動脈瘤封堵住。不過,說到就醫感受,張女士說,自己從未想過,眼睛的毛病會跟腦瘤扯上關系。記者在醫院腦外科采訪發現,幾乎有一半的腦瘤患者,因為眼睛問題,而到眼科反復就診。因為隨著腫瘤的不斷長大,會壓迫視神經,影響視力,有些人感覺眼花、視力模糊,都是腦瘤鬧的。
但張女士非常幸運,雖然有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加速了動脈瘤的生長,但5年來瘤體一直未破裂。醫生提醒說,顱內動脈瘤在40歲到60歲年齡段為高發,如果中年時出現劇烈頭痛、嘔吐、斜視等症狀,要在發病時就及時到醫院做檢查,很多人都是以眼科問題就診,根本不往其他疾病考慮而延誤了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