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體出血是眼外傷或視網膜血管性疾病造成視力危害的一種常見並發症,一方面,出血不僅使屈光介質混濁,妨礙光線達到視網膜,而且能對眼部組織產生嚴重破壞作用;另一方面,機體對出血的反應可使血液逐漸被清除。在不同的病例,玻璃體出血的後果有很大不同,應根據原發傷病、下班體出血量的多少,出血吸收的情況及眼部反應的表現等,適時給於恰當的臨床處理。
原因
任何原因致使視網膜葡萄膜血管或新生血管組織增生等情況下,玻璃體腔內可出現新生血管。眼外傷和眼底血管性疾病,是臨床上引起玻璃體出血的最常見原因。
預防
發生了玻璃體出血,首先要查明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玻璃體出血量少者會自行吸收,大量出血者吸收困難,藥物治療效果常不能令人滿意,也有采用鐳射及超聲波治療,療效不確切。一般有條件的醫院使用玻璃體切割術,效果較好,部分病人視力獲得改善。但如眼底有較明顯病變者,玻璃體切割術後視力也不能恢復。因此本病的預後決定於原發病出血量的多少、視網膜功能受損程度及並發症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