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百科知識 >> 眼部疾病治療 >> 中醫治療 >> 中醫對干眼症的認識及治療

中醫對干眼症的認識及治療

  干眼症是指由於淚液量或質的異常引起淚膜不穩定和眼表面損害,從而導致眼部不適的一類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眼表疾病,中醫稱為白澀症。常見主要症狀有眼部異物感、干澀感、燒灼感、畏光、視物模糊、易疲勞等症狀,目前認為病因與視頻終端綜合征、環境污染、佩戴角膜接觸鏡、女性內分泌異常、年齡等因素有關。現就祖國醫學對干眼症的認識做一報道。

  1干眼症的病因

  祖國醫學認為,干眼症屬於白澀症,“神水將枯”症的范疇,其病機辨證運用五輪理論之輪髒隸屬關系,強調眼表為標(輪),髒腑為本,宜辨輪髒虛實,治則標本兼顧。

中醫對干眼症的認識及治療

  1。1腎氣虧虛,腎精不足

  腎主藏精,《素問?上古天真論》謂:“腎者主水,受五髒六腑之精而藏之。”腎既藏先天之精,亦藏後天之精。腎主水,《素問?逆調論》說:“腎者水髒,主津液。”明示腎髒對體內水液的代謝和分布起著重要的作用。《靈樞?五癃津液別》指出:“五髒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若腎氣、腎精充沛,津液在腎的調節下,化生有源,不斷輸送至目,為目外潤澤之水及充養目內之液提供了物質保障,則目珠潤澤、視物精明;若腎氣虧虛,腎精不足,則腎失所主,津液不能上潤於目,日久目失津液濡潤而變生目珠干燥之症。

  1。2肝失調和、肝血不足

  肝開竅於目,目為肝之外候,《諸病源候論?目病諸候》日:“目為肝之外候。”肝主藏血,《審視瑤函?目為至寶論》日:“真血者,即肝中升運於目,輕清之血,乃滋目經絡之血也。”肝主淚液,潤澤目珠,《素問?宣明五氣篇》日:“五髒化液……肝為淚。”《銀海精微》指出:“淚為肝之液。”由此看來,目珠是否潤澤與淚液的化生有關,而淚液的生成和排洩與肝的功能是否正常、肝所藏真血是否充沛有關,若肝氣調和、肝血充沛,則肝疏洩有度,肝所藏之真血可升運於目,化生淚液,滋潤目及其經絡,淚液運行有序而不外溢。若肝失調和,肝所藏真血虧虛,則淚液化生之源不足,淚液匮乏,則目珠失於濡潤,日久致目珠干燥之症。

中醫對干眼症的認識及治療

  2干眼症的臨床表現

  干眼症的征兆有:(1)眼睛干澀,易疲倦。(2)異物沙礫石。(3)灼熱感刺痛。(4)經常眼睛發癢。(5)經常隱形眼鏡戴不住。(6)經常覺得眼睛模糊,異物感。(7)短暫視力模糊。(8)經常眼皮緊繃,沉重不舒服。(9)對外界刺激(光、風、煙)敏感畏光。(10)分泌物粘稠。

  主要為眼部干燥、異物感、畏光及視力模糊或視力波動等不適,重度角結膜干燥症常表現為角結膜干燥、潰瘍、瘢痕、角膜血管翳等,病變持久可使角膜透明度下降、視力減退,從而影響工作和學習生活,甚至可以導致失明。

  3治療

  3。1中醫治療

  有學者將本病分八個證型:肺經風熱治以清肺益陰湯(防風、荊芥穗、黃芩、鉤籐、知母、桑皮、麥冬、玄參、歸尾、紅花、蘆根、六月雪、甘草);肺陰不足治以滋肺益陰湯(沙參、麥冬、花粉、當歸、草決明、石斛、桔梗、五味子、防風、白芍、黃精);陰傷挾濕熱用除濕益陰湯(玉竹、防風、陳皮、法夏、黃芩、佩蘭、蒼術、茯苓、威靈仙、連翹、滑石、甘草):脾胃濕熱治以三仁湯化裁:脾肺氣弱治以加味異功散:水不涵木用加味十珍湯;肝郁血虛治以逍遙散化裁;腎陽不足用附桂地黃湯。有研究證明對邪熱留戀、肺陰不足、脾胃濕熱、肝腎虧損,陰血不足分別施以桑白皮湯、養陰清肺湯、三仁湯、杞菊地黃丸為主加減治療。王高以“內燥之象治以潤燥護津、陰虛之候治宜益氣布津、虛火浮越治宜引火歸原”為治療原則,肺陰不足型以養陰清肺湯、肝腎陰虛以六味地黃湯、虛火浮越以金匮腎氣湯、脾虛氣弱以歸脾湯加減治療。

  3。2針刺治療

  何慧琴根據病情將針刺組辨證分為熱熾陰傷、痰瘀互結兩型,分別取四白、迎香、曲池、合谷、三陰交和四白、血海、陰陵泉、足三裡、三陰交、照海進行針刺。侯曙紅通過按摩攢竹穴、上明穴、瞳子髂穴、承泣、四白、太陽穴等,配合中藥及人工淚液治療視疲勞干眼。

  4討論

  干眼症的發生主要由於淚液分泌過少,而淚液分泌過少,又是先天和原發的,還有是由於某些疾病引起的。先天性與原發性較為少見;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干眼症較為常見。如沙眼、白喉性結膜炎、眼部天疱瘡、化學灼傷、外傷或手術等,破壞了淚導管或致淚腺萎縮,而導致淚液分泌過少;由於三叉神經、面神經等神經系統受疾病的影響麻痺或損害,也會直接導致淚液的分泌減少;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疾病、維生素A缺乏等症也可使淚液的分泌減少。

  目前西醫在治療上僅以對症和局部治療為主,多采用人工淚液替代物、永久或暫時封閉淚道系統、戴濕房眼鏡等方法保存淚液來改善臨床症狀,尚不能從根本上取得治愈效果。因此,找到一種安全可靠、療效滿意的干眼病治療新方法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中醫藥局部治療以及辨證論治各有優勢。縱觀中醫辨治方法及理論基礎,本病應為中醫學陰虛津虧、目眦瘀滯之證,病變主要發生於肝腎之經絡,陰虛為發病之本,津虧為發病之源,而血瘀等為局部病理變化。本病以虛為本,屬本虛標實之證。

  在治療上宜滋陰生津、清肝明目為主,並活血通絡,使整體及局部同步治療,達到相得益彰之功效。中醫辨證論治可從整體上改善患者的淚液分泌,抑制淚液的蒸發。穩定淚膜,保護眼表組織,治療干眼症之所以有效,不僅僅是因為調節了免疫,而且很可能調節了激素分泌、神經系統的協調性等,其機制和遠期療效尚待進一步觀察。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