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內障是臨床最多見的致盲眼病,隨著白內障手術的普及,人們似乎產生了這樣的一種看法:得了白內障並不可怕,不管得病時間多長,視力下降多嚴重,只要做了手術,視力就能夠恢復正常。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因為老年性白內障在其漫長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並發症,可嚴重地影響手術療效。
常見的並發症包括———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膨脹期白內障由於晶狀體皮質吸收水分,使晶狀體腫脹,前房變淺,房水外流受阻,可導致青光眼急性發作。此時患者出現眼脹痛、頭痛、看燈光時會出現彩色光圈,嚴重時出現惡心、嘔吐、視力急劇下降。因此白內障散瞳檢查時須謹慎,一旦發生青光眼,必須及時摘除膨脹的晶狀體,否則可能導致永久性失明。
瞳孔阻滯型青光眼過熟期白內障由於固定晶狀體的懸韌帶變性和松弛,出現晶狀體脫位或移位,引起房水通過瞳孔時受阻,使眼壓升高而導致青光眼。此時出現的典型症狀是:嚴重的眼痛、頭痛、惡心、嘔吐。須及時摘除晶狀體,處理瞳孔區的玻璃體,解除患者的病痛。
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過熟期白內障囊膜的通透性增加或有細微破裂,晶狀體的顆粒成分隨房水的流動游移到前房,然後積聚於前房角,阻塞小梁網,從而產生繼發性青光眼。此型青光眼藥物治療無效,必須摘除晶狀體及行抗青光眼手術治療。
晶狀體過敏性葡萄膜炎過熟期白內障導致嚴重的前葡萄膜炎。出現眼睑腫脹、角膜水腫、角膜後片狀沉著物堆積、瞳孔與晶狀體廣泛粘連,患者感到眼痛、眼紅、視力進一步下降,因此也須手術摘除白內障。
需要指出的是,老年人中糖尿病患者明顯增加。糖尿病可增加白內障的發病率,其特點是進展較快,雙眼同時發病。在白內障形成之前,常會感到屈光的變化,血糖升高時會出現近視;經治療後血糖降低,則會變為遠視。因此一旦發現有糖尿病,要立即降低血糖,防止白內障的發生或發展。白內障成熟需手術時,術前須將血糖降至正常水平,術後嚴密細致觀察。因為在血糖升高的情況下,術後容易出現傷口愈合延遲,前房出血、前葡萄膜炎等術後並發症的發生。
因此老年朋友若發現白內障,千萬不能大意,不能任其發展,應及時就診,定期到眼科門診復查,避免並發症的發生。因為一旦出現並發症,即使手術治療,術後視力恢復也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