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也稱“色覺辨認障礙”,是指無法正確感知部分或全部顏色間區別的缺陷。色覺障礙有多種類型,包括:(1)全色盲;(2)紅色盲;(3)綠色盲;(4)藍黃色盲;(5)全色反;(6)全色弱;(7)部分色弱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紅綠色盲。
色盲與色弱:色盲不能分辯自然光譜中的各種顏色或某種顏色。而對顏色的辨別能力差的則稱色弱,它與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嚴格區分,只不過輕重程度不同。
色盲怎麼治療
考慮佩戴色盲矯正鏡
色盲矯正鏡的原理:為根據補色拮抗,在鏡片上進行特殊鍍膜,產生截止波長的作用,對長波長者可透射,對短波長者發生反射。戴色盲眼鏡,可使原來色盲圖本辨認不清的變為能正確辨認,矯正色覺障礙。
穴位與指壓法
指壓位於眼球正中央下2厘米處的“四白”,睜眼閉眼指壓均可。指壓時,一面吐氣一面用食指強壓6秒鐘。睜眼指壓時,能明確判斷色彩,閉眼指壓時,能治療視力異常。如果是患有強烈色彩異常的話,應重點的強壓眼下。
基因療法
美國華盛頓大學和佛羅裡達大學研究人員兩年前開始嘗試用基因移植法幫助兩只名為“薩姆”和“道爾頓”的色盲雄性松鼠猴恢復辨色力。
巧合的是,“道爾頓”正好是200多年前首次提出“色盲”問題的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同時也是色盲患者約翰·道爾頓的姓氏。
科學家說,松鼠猴控制識別紅色和綠色的基因分別位於兩條X染色體上,雄性松鼠猴只有一條X染色體,是天生的紅綠色盲。它們會把紅色和綠色都看成灰色,同時覺得橙色、藍色和棕色等其他顏色比較暗淡。
英國《自然》雜志17日刊登研究論文介紹說,這種基因療法的原理是培養能指導合成紅色視蛋白的基因並利用病毒載體植入猴子眼球內,幫助其產生正常的能感知顏色的視錐細胞,進而恢復辨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