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顧名思義,就是對顏色的辨別能力差,它可以是一種先天性的遺傳疾病,也可以由後天的一些因素形成,那麼,色盲是否一定會遺傳,有沒有預防色盲的方法呢?
一、揭秘色盲的遺傳規律
人體的眼睛構造非常復雜而巧妙,而我們的世界之所以看起來是彩色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視網膜的中心凹處有個“黃斑部”,而在“黃斑部”裡有三種可以分辨不同顏色的“錐狀感覺細胞”。這些“錐狀感覺細胞”分別含有不同的光譜色帶,它們可以分辨紅光、綠光和藍光。這三種細胞經過對光不同程度的調和,使我們的眼睛可以利用這三種“原色”的光譜來感覺所有的顏色。
如果先天缺乏這三種錐狀細胞,就無法辨別顏色,形成“色盲”。其他的眼睛疾病,如果造成視神經或視網膜病變,或者黃斑部有病變時,錐狀細胞也會有所受傷,此時就會形成“色盲”或“色弱”。
色盲有很多種:(1)全色盲;(2)紅色盲;(3)綠色盲;(4)藍黃色盲;(5)全色反;(6)全色弱;(7)部分色弱。
所謂色盲,就是不能辨別色彩,即辨色能力喪失。根據三原色學說,不能分辨紅色者為紅色盲,不能分辨綠色者為綠色盲,不能分辨藍色者為藍色盲,三種顏色都不能辨認者為全色盲。
色盲通常男多於女,發生率在我國男性約為5%~8%、女性0。5~1%;日本男性約為4%~5%、女性0。5%;歐美男性8%、女性0。4%。
色盲是一種先天性遺傳性疾病,並且男性居多,很多家人認為,此疾病是無法避免的,事實上對於色盲的遺傳還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只要家長能能夠在備孕期和孕期做好適當的檢查就能夠避免疾病的出現。
1、男正常,女性攜帶者
正常男性與女性攜帶者結婚,其女兒有1/2的可能性為正常,1/2的可能性為攜帶者;兒子則有1/2的可能性正常,1/2的可能性為色盲。
2、男正常,女色盲
女性色盲與正常男子結婚,兒子肯定色盲;女兒肯定為攜帶者。
3、男色盲,女正常
男性色盲與正常女子《非攜帶者》結婚,兒子肯定正常;女兒肯定為攜帶者《雖然正常,但她的兒子有可能是色盲》。
4、男色盲,女也色盲
男性色盲與女性色盲婚配,無論是子是女,悲劇一定發生,肯定色盲。
二、如何預防色盲
色盲有先天性及後天性兩種,先天性者由遺傳而來,就如上面所說的,後天性者為視網膜或視神經等疾病所致。後天性色盲是可以預防的。
多吃這食物可以有效的預防色盲
1、含鈣食物
飲食缺鈣,則會引起幼兒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使眼肌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從而增加眼外肌對眼球的壓力,時間久了容易造成視力損害,所以,多給孩子攝入含鈣的食物,瘦肉、奶類、蛋類、豆類、魚和蝦、海帶、蔬菜、桔橙等都含有相對豐富的鈣。
2、含維生素A食物
含維生素A的食物可以預防結膜和角膜發生干燥和退變,可預防和治療“干眼病”。眼睛的角膜干燥,容易被細菌侵人而發生潰爛,可以造成穿孔,導致失明。維生素A還能增強眼睛對黑暗環境的適應能力。嚴重缺乏維生素A時容易患夜盲症。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I生食物為豬肝、雞肝、蛋黃、牛奶和羊奶等;植物性食物如胡蘿卜、菠菜、韭菜、青椒、紅心自薯以及橘子、杏子、柿子等。
3、含維生素C食物
維生素c是組成眼球晶狀體的成分之一,缺乏維生素C容易使水晶體發生渾濁,從而患上白內障。多給幼兒攝取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各種蔬菜和水果,其中青椒、黃瓜、菜花、小白菜、鮮棗、生梨等含量最高。
4、鹼性食物
身體疲勞是由於體內酸陛代謝產物大多使人體內環境偏酸所致,眼睛疲勞也不例外。體內環境偏酸時,會使得角膜、以及具有調節眼睛疲勞的睫狀肌發生變化,彈性和抵抗力下降,容易形成近視和弱視。如果多吃鹼性食物就會中和體內偏酸的環境,由此解除眼部的疲勞。鹼性食物有粗米、蘋果、柑橘、海帶及豆角、青椒等新鮮食物。
5、含鉻食物
當人體內鉻含量下降時,胰島素的作用就明顯降低,使血漿的滲透壓上升,導致眼的晶狀體和眼房內滲透壓也發生變化,促使結晶體變凸,屈光度增加,造成弱視、近視。人體所需的鉻應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如糙米、玉米、紅糖中含量都很高。此外,瘦肉、魚蝦、蛋、豆角、蘿卜、也有一定的含量。媽媽要注意,寶寶多吃甜食也可使晶狀體和房水的滲透壓發生改變,同樣會使晶狀體變凸及屈光度增加。
6、含核黃素食物
核黃素能保證跟睛的視網膜和角膜的正常代謝和發育。富含核黃素食物有牛奶、干酪、瘦肉、蛋類、酵母和扁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