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脫離復位手術失敗是臨床上經常遇到的一個難題。手術失敗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未加壓到裂孔:未封閉的裂孔可能是不合並視網膜周邊膜的網膜脫離手術失敗的原因。網膜裂孔可能在術前檢查未被發現。因此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強調反復多次尋找裂孔,對可疑存在裂孔網膜變性灶術中應予特別處理。也有新鮮裂孔引起術後失敗的,但極其罕見。另一種情況是術中漏封了裂孔,所以術前檢查結果應詳細繪圖,以便術中參考。
(2)裂孔加壓不良:原因為加壓物比例不適當,加壓物方向選擇錯誤,沒有完全封住存在明顯牽拉的裂孔。這就使網膜裂孔與脈絡膜間存在間隙,從而再次發生網脫。這就要求術後應及時觀察眼底,對裂孔與網膜嵴附貼不良,如存在魚嘴樣現象者,重新調整加壓物,使裂孔位於網膜嵴的前中部。必要時術後作光凝補充。
(3)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是視網膜脫離復位手術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術前存在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手術沒能使網膜復位而加速發展。在這些情況下手術實際上加速了機化膜的形成,特別是手術合並出血或炎症時。也有手術復位成功,以後因再次發生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和網膜脫離者,但臨床上不多見。那些裂孔封閉不良,網膜下液不能吸收或吸收緩慢,刺激網膜產生了增殖膜,同樣會導致視網膜脫離復位手術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