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小兒弱視是非常常見的,目前有的省份弱視發病率竟已達到2成左右。醫學上將弱視定義為凡眼部沒有明顯器質性病變,矯正視力小於等於0.8,就是弱視。弱視的危害不僅僅是讓患者看東西時模糊,更嚴重的是缺乏立體視覺。

導致小兒弱視的主要原因包括,小兒斜視、重度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內障、較高度遠視和散光等。一般在孩子1~2歲之間,弱視即可發病,而且發病越早,弱視的病情就越嚴重。
針對小兒弱視,除了對弱視進行常規的矯正和治療外,眼科控制孩子連續用眼時間也非常重要,最好控制在20分鐘之內。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的視力本身就存在問題,如果還繼續疲勞用眼的話,就算治療好了也還有可能回復到原來的視力。

專家還提醒廣大家長,患有小兒弱視的孩子自己大都不知道自己眼睛存在異常,因此在平時家長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視物情況,如果孩子總是瞇著眼睛等,都有可能是弱視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