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百科知識 >> 眼部疾病保健 >> 金魚眼?外調內養幫你解決

金魚眼?外調內養幫你解決

  現代醫學的理論聽起來似乎很復雜,但是從中醫來說,眼袋的形成非常容易理解,脾胃虛弱就是導致眼袋生成的根本原因。脾胃就像加工機一樣,消化攝入的水谷精微,代謝水液,把營養輸送到需要的地方去,脾胃功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體營養物質與水的代謝。若從經絡關系來看,眼袋發生的位置恰恰位於足陽明胃經的起始處,與脾胃的聯系就更加緊密了。

  所以解除金魚眼並不難,內養+外調,中草藥就幫你輕松搞定啦!

  內養:“健脾益氣打地基”

  先來看看健脾益氣的草藥有哪些吧

  黨參:性平,味甘、微酸。歸脾、肺經。功效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現代研究表明黨參為補中益氣之要藥,能糾正病理狀態的胃腸運動功能紊亂,調整胃腸運動,抗潰瘍;增強機體免疫、增強造血功能、強心、抗休克、調節血壓、抗心肌缺血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此外,還具有益智、鎮靜、催眠、抗驚厥等作用。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脾、肺經。能寧心安神,益脾補腎,滲濕利水,現代研究證明:茯苓不僅能顯著提高機體免疫能力,還可使細胞組織(包括皮膚、黏膜、毛發等)活性增強,活力增大,處於健康狀態,從而使我們的皮膚、毛發顯得更加滋潤,達到美容的效果。

  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髒、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既能補肺脾之氣,又益肺腎之陰,並能固澀腎精,調節水液代謝,故用於防止眼袋生成效果較好。

  蓮子:性平,味甘、澀。歸脾、腎、心經。功效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用於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現代研究證明:蓮子除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外,還含有荷葉鹼、金絲草甙等物質,對治療神經衰弱、慢性胃炎、消化不良、高血壓等效果很好。

  ★上述草藥皆可單味或多味適量用於日常飲食調養中(如煲湯,煮粥),常用量為10g。

  組合方藥:參苓白術散

  組成:黨參,白茯苓,蓮子肉,薏苡仁,縮砂仁,桔梗,白扁豆,甘草,白術、山藥。

  功用:益氣健脾,滲濕之瀉。

  方中諸味草藥配合,共同健脾滲濕,可使體內多余的水氣盡快排出,促進精微的運化,徹底斷絕水腫生成的可能,不僅能有效去除眼袋,還能消退皮膚的濕氣,從而減少紅腫、瘙癢等過敏症狀發生的幾率。

  ★鑒於本方為藥物組成的中醫方劑,故每味藥材的用量未標出。如果覺得自己確實是脾胃不佳,又有濕熱的體質,建議到專業醫師處就診,篩選服用。

  外調:草藥外敷+按摩

  有了健脾益氣的內養法,再配合針對“金魚眼”的外敷方+按摩方法,“內外夾擊”就能快速搞定眼袋咯。

  草藥外敷方:

  木瓜薄荷銀耳茶

  新鮮的木瓜,配上清涼滋潤的薄荷、銀耳,在這個夏天,既是美味的飲品,也是去眼袋的最佳拍檔之一喲!

  木瓜又名萬壽果,是熱帶、亞熱帶水果中維生素A元含量很高的一種水果,還富含維生素C和可溶性的鈣。傳統醫學認為木瓜能理脾和胃,平肝舒筋,可走筋脈而舒攣急。現代研究表明,木瓜所含的蛋白分解酵素,有助分解蛋白質和澱粉質,對消化系統大有裨益,多吃可令人保持青春。

  薄荷有“眼睛草”的別稱,可用於治療眼疾,敷在眼睛上會感覺到清涼,能解除眼睛疲勞。現代研究表明:薄荷油外用,能刺激神經末梢的冷感受器而產生冷感,並反射性地造成深部組織血管的變化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癢作用。

  銀耳又稱白木耳、雪耳。性平,味甘、淡、無毒。具有潤肺生津、滋陰養胃、益氣安神、強心健腦等作用。現代研究證明銀耳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它富含有蛋白質、脂肪和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及肝糖。也正因為銀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等,所以它不僅外用可以抗老、去皺、緊膚,常敷還可以去雀斑黃褐斑。

  制作方法:新鮮木瓜200g,薄荷10g,泡好的銀耳適量,木瓜+銀耳一起炖煮,湯汁略微變稠後加入薄荷,關火,蓋上蓋子,外用時等晾涼後用茶中的薄荷葉片敷在眼下皮膚上即可。此茶無論外敷內服,對緩解眼睛的疲勞,減輕眼袋功效甚佳。

  穴位按摩去眼袋

  中醫養生很推崇穴位按摩法,祛除眼袋,也可以采用穴位按摩法。每處按壓時間在3分鐘左右,穴位感到發熱酸脹為好。

  眼周穴位:太陽: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在兩眉梢後凹陷處。

  魚腰:瞳孔直上,眉毛中部。

  眼袋明顯處:在眼袋明顯的地方不要用力按壓,適度用力即可。

  軀體穴位:眼袋主要與脾胃功能有關,所以按摩足陽明胃經上的足三裡穴,也有很好的效果。足三裡位於膝蓋的下方3厘米,在一塊凸起骨頭下方的凹陷處,用拇指按之可產生酸脹的感覺。此穴也稱長壽穴,經常按摩,可以調節強健脾胃,延年益壽。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