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中的眼睛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器官,它是中醫裡非常重視的五髒六腑產生的“精”來供養的。如果人的身體不好,比較虧虛,尤其是供精的大戶——腎,或是供血的大戶——肝,這二者一旦產生供應不足的話,眼睛會因為得不到充足的精血濡養而產生干澀、疲勞。
眼睛和腳很難聯系到一起,但中醫認為對眼睛影響很大的幾條重要經脈比如腎經或是肝經等都是聯系在眼睛和足部之間的通道中。通過對足部的保養,可以刺激體內的經脈來更好的控制對眼睛的濡養。
推薦按摩太溪穴,位置在內踝高點和足跟跟腱之間的凹陷中。用拇指上下按揉這個穴位即可,不宜過於酸脹,3分鐘即可。其次是太沖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鐘即可,感覺以中等強烈的酸脹為宜。
推薦足浴方:生地50g、玄參50g、肉桂3g、桔梗3g,用水煎煮後,水涼至室溫時泡足,藥方中的生地和玄參都是具有補益肝腎的作用,肉桂和桔梗分別起到促進藥物向上行走滋潤的作用和引導容易導致眼睛干澀的火熱向下行走。切忌趁熱泡足。
腳趾抓地也可護眼
腳趾部位的一些穴位是足陰經和足陽經的起止穴,足陰經和足陽經貫穿於頭面和足部。按節拍做腳趾抓地能夠刺激足部的這些穴位,從而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也能使眼睛局部的氣血通暢,達到預防近視的作用。
精彩推薦 護理| 慎用洗眼液:給眼睛“洗澡”要小心 症狀| 眼睛白眼球上有黃斑 建議盡早就醫檢查 保健| 保護眼睛的簡單按摩方法 飲食| 多吃這九種食物可預防干眼症 干眼病| 拒絕干眼症 讓眼睛持久潤滑 查看更多眼科資訊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