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病即西醫之“急性傳染性結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又稱“暴發火眼”;“天行赤眼”;“天行暴赤”,俗稱“火眼”;“紅眼”。是一種全年均可發生以春夏季節多見,具有發病急,一般在感染細菌或病毒後一至兩天內開始發病,且多數為雙眼發病。傳染性強且易感人群普遍,從幾個月的嬰兒至八九十歲的老人都可能發病。流行快,往往是一人得病能在一至兩周內造成全家、或所在幼兒園、學校、工廠等大批人人群被感染。患者治愈後常反復發作的特點。
臨床常見眼睛白睛發紅、怕光、流淚,自覺患眼發熱、又痛又癢,眼皮裡好像進了沙子似的不舒適,早晨起床時由於分泌物增多患眼上下眼皮常常被粘住睜眼困難。嚴重的可伴有頭痛、發熱、疲勞、耳前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檢查可見眼睑、結膜水腫充血,有的病人結膜上可出現小出血點或出血斑,有膿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上下睫毛粘在一起。
夏末秋初,是“紅眼病”的高發期。這是因為夏末秋初,天氣變化較大,氣溫仍以炎熱為主,細菌比較容易滋生,如果不注意用眼衛生和個人衛生,就很容易患上“紅眼病”。
據較新資料顯示,“紅眼病”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神經麻痺,嚴重時引起四肢癱瘓等症狀。目前有很多人在出現“紅眼病”症狀時自行用藥以期緩解症狀,殊不知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眼藥水很多都是只具有潤滑作用的抗疲勞眼藥水,對“紅眼病”沒有任何療效,結果還可能會導致症狀加重。
中醫學認為該病多因外感風熱毒邪或時行疠氣上犯白睛;或肝膽火盛,肺胃積熱循經上擾內外合邪使經氣阻滯,血蘊氣滯,火郁不宣而致。從中醫來看,“紅眼病”是由於感受風邪熱毒,侵襲人體眼部引起,所以患者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油膩,盡量忌食煙、酒、海鮮、火鍋、麻辣串等辛辣刺激食品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