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淚囊炎症狀:常發生在慢性淚囊炎基礎上但也有無淚溢史而突然發生者。臨床上表現為淚囊區皮膚紅腫有壓痛,並向下睑、鼻根及頰部蔓延;局部疼痛並向額部和上颌部放射;結膜充血水腫、流淚,結膜囊內有粘膿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結腫大。全身有畏寒、發熱等不適。炎症可向周圍發展形成淚囊周圍炎,逐步形成膿腫。膿液可由淚小點排出,或向內穿入篩窦,但大多由皮膚面潰破而形成瘘管。瘘管的愈合,卻往往成為下一次急性發作的誘因。
(二)新生兒淚囊炎症狀:新生兒之鼻淚管下端開口處通常在淚液分泌之前(約生後3周)已經穿通。如因上皮殘屑堵塞而未形成管道,或因骨管狹窄、鼻部畸形,而影響了這一自行穿通的過程,就造成閉鎖,繼而產生新生兒淚囊炎。
(三)慢性淚囊炎症狀:是由於鼻淚管阻塞,造成淚液及淚囊內分泌物潴留的一種慢性病,也是比較常見的外眼病。它往往是構成化膿性角膜潰瘍、外傷和手術後眼內感染的根源。具有正常引流功能的淚道粘膜上皮對感染性病菌有較好的抵抗力,但如果鼻淚道發生阻塞,引起淚液和淚囊分泌物的積聚,使之成為細菌的孽生地,造成淚囊粘膜的慢性炎症。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鼻腔疾病(如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彎曲、鼻下甲肥大等)也是造成鼻淚管阻塞的重要原因。少數慢性淚囊炎病例可由結膜炎蔓延而來。病人除淚溢和分泌物增多外,一般無其他症況。壓迫淚囊部時,有粘液性分泌物從淚小點返流至結膜囊,此乃診斷依據。返流的分泌物中亦可帶有膿液,其中含有大量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鏈球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