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聽過“結膜炎”或“紅眼病”這兩種眼病,卻對“急性卡他性結膜炎”這個病名比較陌生。其實“急性卡他性結膜炎”即是俗稱的“紅眼”或“火眼”,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急性流行性眼病,發病迅速且症狀明顯,會呈現季節性變化。
作為一種眼病,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的常會影響大家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首先眼睛不適就已經給大家造成了很大的麻煩。那麼急性卡他性結膜炎都有哪些臨床症狀呢?根據資料調查,小編為您總結了如下幾點。
1。潛伏期為1-3天,急性發病,兩眼同時或先後相隔1-2天發病。患者自覺刺癢及異物感,進而燒灼、畏光、眼睑因腫脹難於睜開。有時因分泌過多感到視力模糊,出現虹視,除去分泌物後,視力立即恢復。
2。睑球結膜充血,以睑結膜及穹窿結膜最明顯,有時尚可合並球結膜水腫,眼睑紅腫。由科-韋氏桿菌、肺炎球菌及流感桿菌引起者,結膜下常有出血點,球結膜水腫
3。分泌物為粘液或粘液膿性,可粘著睑緣及睫毛,晨起封閉睑裂。重者分泌物中的纖維蛋白凝成乳白色假膜,附著在睑膜結膜的表面,很易用鑷子剝離,留下有輕微的出血面,但無組織缺損。檢查時,應與真膜區別,後者呈灰黃色,由白喉桿菌引起,為大量的纖維蛋白與壞死的結膜凝結而成,不易剝離,如強行除去,其下露出潰瘍面,引起出血及組織損傷,臨床上叫做膜性結膜炎。
4。發病3-4天病情達到高潮,以後逐漸減輕,約兩周痊愈,可並發邊緣性角膜浸潤或潰瘍。
急性卡他性結膜炎一般可以治愈,不過時間周期可能較長。因此一旦發現自己患了此病,患者應該要到相關醫院進行治療,並結合一些滴眼液,如泰利必妥(氧氟沙星滴眼液)、四環素可的松眼膏、典必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進行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