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百科知識 >> 眼部疾病症狀 >> 真菌性角膜炎的症狀診斷

真菌性角膜炎的症狀診斷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keratitis,mycotickeratitis)或角膜真菌病(keratomycosis),臨床上較難診斷,容易誤診,常因治療不當而造成失明。真菌性角膜炎並非少見。用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所謂“匐行性角膜潰瘍”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真菌感染引起。在發病上,南方多於北方;1年中,夏秋農忙季節發病率高。在年齡與職業上,多見於青壯年、老年及農民。

真菌性角膜炎的症狀診斷

  症狀診斷:

  (1)起病緩慢、病程長,常在傷後數天內出現角膜潰瘍,病程可持續達2~3個月。刺激症狀較輕。

  (2)角膜潰瘍因致病菌種不同,其形態不一致。早期潰瘍為淺在性,表層有點狀結節樣浸潤,呈灰白色或乳白色混濁;形狀不規則,表面粗糙不平,有干性感,與健康角膜界限清楚。壞死組織無粘性,易取掉。深在型潰瘍,除自覺症狀較重外,表現形似“匐行性角膜潰瘍”,潰瘍面平而粗糙,呈“舌苔”或“牙膏”狀,高起於角膜表面。基質有菌絲繁殖,浸潤較為致密。因菌絲伸入潰瘍四周而形成偽足,或在潰瘍外圍呈現出所謂“衛星”病灶。有時在潰瘍邊界處可出現淺溝。在潰瘍向深部發展時,壞死組織脫落,角膜穿孔,或出現“露水”現象,可推測前房已消失。有時在壞死的角膜中,夾雜有虹膜組織,表示潰瘍已穿孔。

  (3)前房積膿,特別是在早期,常為本病的特征之一。早期積膿呈白色,發展至嚴重階段時,則呈淡黃色,質地粘稠不易移動,很難分清潰瘍、膿腫或積膿,膿液內常含真菌。角膜後沉降物常為棕灰色粉沫狀、顆粒狀或淡黃色漿糊狀。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