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閉角青光眼多見於女性,男女之比為1∶3,年齡在40歲以上;50~70歲最多見,雙眼先後發病,一般在5年內,少數亦可相隔10年以上。
【診斷】
1.臨床前期:一眼已有典型發作史的另一眼;雖從未發作過,但房角深度≤1/4CK,房角窄度Ⅲ度(Ⅲ),暗室及俯臥試驗陽性者,是為臨床前期。2.發作期:在急性發作時,有典型表現者,其診斷並不困難,但如果表現不夠典型,檢查又不細致,常把青光眼的急性發作誤診為虹膜睫狀體炎,或因劇烈頭痛、惡性、嘔吐而忽視了眼部檢查,以致把青光眼誤診為內科疾病。
2.急性發作期主要根據下列幾項作診斷:
⑴發作前有精神情緒方面的誘因,伴有突然性劇烈眼脹痛、反射性頭痛、惡性嘔吐等症狀。
⑵視力急劇下降,以至光感下降或無光感。
⑶眼壓突然升高,眼球堅硬如石,眼壓可達10.64kPa(80mmHg)以上。
⑷眼前部有明顯的充血,嚴重者合並結膜及眼睑水腫。
⑸角膜呈蒸氣樣水腫,失去正常透明而光滑的表面,知覺減退遲鈍。
⑹瞳孔多呈垂直卵圓形擴大,瞳孔區內呈現綠色反光。
3.間歇期:此期診斷很重要,眼壓雖屬正常,局部無充血,但青光眼沒有治愈,仍有再發可能,其診斷要點:
⑴詳細詢問急性發作史,常有1~2次典型發作,經治療或休息後,眼壓下降,症狀緩解者。
⑵角膜後有粉塵狀色素KP及晶體前囊色素者。角膜輕度水腫。
⑶瞳孔對光反應遲鈍。
⑷急性發作後,前房角都會遺留一些虹膜周邊前粘連及色素殘留,青光眼三聯征的一部或全部出現。
⑸可反復測試眼壓,有時眼壓正常,C值也正常。
4.慢性進展期
⑴由急性發作期轉變而來,眼壓呈中度持續性升高,自覺症狀較輕。
⑵瞳孔較大,房角大部分呈永久性粘連。
⑶眼底有青光眼杯出現,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視盤凹陷擴大及萎縮。
⑷青光眼三聯征出現。
5.絕對期
⑴急性發作後視力完全喪失,眼壓持續升高,瞳孔在6~7mm以上,呈垂直橢圓形,有時有輕度睫狀充血,眼組織發生一系列變性改變。
⑵青光眼三聯征明顯,視神經已完全萎縮。
⑶角膜發生大泡性病變,虹膜新生血管形成。
【治療措施】
青光眼是涉及眼部和全身的多因素疾病。治療的目的是以解除或減輕房水排出阻力,抑制房水產生,減縮眼內容積,以及改善視神經的血液供應。因之,治療應該以藥物與手術,全身和局部相結合進行綜合性治療。
在青光眼治療過程中藥物的降壓作用,用藥途徑、藥物機理各有不同,有的是以疏通房水排出道路為主,有的則是減少容積或減少房水生成量,也有三者兼者。為了提高療效,應該根據青光眼的不同類型和不同階段合理的選用藥物。
青光眼的治療原則
藥物治療
1.急性閉角膜青光眼
⑴急性發作期:一經確診,立即進行全身及局部用藥,首先使用縮瞳劑,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劑,靜注高滲劑。
①縮瞳劑的應用:以防止虹膜周邊前粘連,使房角盡快重新開放。在急性期強縮瞳劑應予禁用。因為這樣容易促使虹膜與晶體接觸的機會,加重瞳孔阻滯,激惹葡萄膜炎症反應。
常用的縮瞳劑
毛果芸香鹼(pilocarpine)其作用機理是開放閉塞的前房角,改善房水循環,降低眼壓。早期通常用1%~2%溶液,每3~5分鐘滴眼一次3~5次,待瞳孔縮小,眼壓降低後改用每1~2小時滴眼一次,或每天3~4次。若全身先用降壓再滴眼,其縮瞳效果好,每次點眼後注意壓迫淚囊及閉眼數分鐘。
毒扁豆鹼(eserine)縮瞳作用強,但有刺激故不應長期使用,如頻繁點眼可引起全身中毒,加重局部充血、導致眼壓升高等危險。在急性期開始半小時內先滴1~2次,然後改用毛果芸香鹼其療法佳。但兩者不能同時使用,因急於中毒和抵消縮瞳的作用。
②碳酸酐酶抑制劑的應用:碳酸酐酶促使組織中的CO2與水轉化為碳酸,碳酸又離解為H+與HCO-3,在後房水中HCO-3(碳酸離子)與N-a形成碳酸氫鈉,引起後房滲透壓增高,使房水生成率增高,眼壓增高。
碳酸酐酶抑制藥可以抑制碳酸酐酶的活力,減少房水的生成。常用的碳酸酐酶抑制藥有:
乙酰唑胺(醋氨酰胺,diamox):為磺胺衍生物,對碳酸酐酶有抑制作用,睫狀上皮內碳酸酐酶受抑制,房水內碳酸氫鈉含量減少,房水滲透壓降低,減少房水的形成而降低眼壓。
口服後2小時血漿內達到最高濃度,維持8~12小時,通常需6小時給藥一次,急性閉角青光眼可以加大用量,首次0.5g,每6小時一次,每次0.25g。用上述藥物需用等量蘇打鹼化尿液,有利排出。
長期服用後尿中排鉀較多,可影響全身電解質平衡。所以,應用時給予口服鉀鹽,口服氯化鉀糖衣片每次1g或10%Kcl溶液每次10ml,每日2~3次。
雙氯磺酰胺(daranicle):為強有力的碳酸酐酶抑制劑,口服後1小時發生作用,降壓作用可維持6~12小時,每次口服50mg,每日1~3次。
③高滲劑的應用:凡能改善血液和房水之間的滲透壓梯度,使血液滲透壓增高,從而吸取眼內水分,促使眼壓下降者,均可稱為高滲劑。通常以靜脈注射法給藥。
高滲劑的降壓作用機制有二,原發性直接滲透作用和繼發性間接滲透作用。滲透劑最好是一個大分子化合物。使其通過血一房水屏障有困難。以保持血液與房水之間一定的滲透壓梯度,有利於組織中水分的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高滲劑有尿素、甘露醇等。
甘露醇:進入血液循環後,可提高血漿滲透壓,造成血一房不滲透壓梯度,組織中水分轉移至血液中,房水排出增加,眼球組織內水分減少,從而使眼壓下降。20%溶液,用於青光眼急性發作期的病人或各類青光眼手術前靜脈注入。
尿素:大劑量尿素使用後,血中尿素含量迅速增高而分布到全身體液中,但是由於血一房水屏障的作用,尿素彌素到房水中的速度很慢。所以使用尿素後血中尿素的含量要比房水中含量要高得多,在血液與房水之間形成滲透壓梯度(即日差),水分就從眼內轉移到血液,增加房水排出和玻璃脫水而體積縮小,眼壓下降。
尿素應用以靜脈注入為宜,每公斤體重1~0.5g,溶於10%轉化糖內配成30%尿素溶液,以每分鐘60滴的速度滴注。每日一次,也可配成30%尿素10%甘露醇溶液靜注。尿素也可口服,但作用緩慢,容易引起惡心、嘔吐。505葡萄糖溶液作靜脈注射,有一定降低眼壓作用,但其效果較差。
④鎮靜劑的應用:口服或肌注鎮靜劑或球後封閉可以減輕患者憂慮和恐懼,止痛緩解症狀,有助於減低眼壓,促使病情好轉。常用的止痛藥有:魯米那、冬眼靈及消炎痛。
消炎痛:它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可以抑制由於眼組織受到牽拉、創傷造成房水前列腺素含量增高而使眼壓下降、瞳孔縮小。因此,消炎痛降低眼壓有明顯作用。
2%利多卡因(少許腎上腺素)3~4ml,球後或颞側注射,可以止痛、減壓、緩解病情加速治療的效果。
⑵間歇期:經過搶救,房角全部或2/3圓周重新開放,眼壓及C值均恢復正常,可施行周邊虹膜切除術。
⑶慢性期:房角已發和器南性粘連,C值低,眼壓高,可在眼部血管反應減輕時進行濾過性手術。在術前用藥把眼壓降至一個較低的水平,以減輕術後並發症的發生。
⑷絕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