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破裂傷是開放性眼外傷當中最為嚴重的一種類型,是眼外傷致盲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隨著顯微技術和玻璃體切除手術的提高,眼球摘除的病例已明顯減少,但是破裂傷眼球的完整性及視功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損害,所以及時的預防眼外傷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為此目的分析眼球破裂傷的致傷原因。
1對象和方法
一般情況:本組共查閱了我院1996/2006年178例病例。單眼175例,雙眼3例,單眼當中右77例,左98例;男143例,女35例,男∶女為4.09∶1;年齡最小為5歲,最大為75歲,平均年齡40歲;農民78例,工人56例,干部21例,軍人4例,學生13例,學齡前兒童6例。眼球破裂傷致傷部位:178例中角鞏膜緣處的裂傷64例,占36.0%;角膜裂傷29例,占16.3%(其中4例為PRK術後角膜放射狀裂傷,1例為角膜移植術後植片縫線斷裂);鞏膜直肌止點處並涉及赤道或赤道後的裂傷45例,約占25.3%;其它位置鞏膜裂傷40例,占22.5%。臨床觀察發現眼球破裂傷可同時發生在一個或幾個部位。
2結果
眼球破裂傷好發於中青年男性,拳腳擊傷的發生率最高(25.3%),其次是車禍(23.6%),再次是鈍物擊傷(20.2%),其它還有爆炸傷(10.1%)、工作或生活當中撞人或撞物(15.2%)及被動物致傷(3.4%)等,表1,2;因為眼球壁本身的解剖因素,眼球破裂傷最易發生在眼球壁薄弱的位置或者是手術切口處,其中最易發生在角鞏膜緣處(36.0%),其次是鞏膜直肌止點處並涉及赤道或赤道後(25.3%);角膜裂傷29例(16.3%),其它40例(22.5%)。
3討論
眼球破裂傷在眼外傷當中仍有很高的致盲率,近年來顯微技術及玻璃體切除手術的發展提高,眼球摘除手術率明顯降低,雖然保存一定的視力,但視功能和眼球的完整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所以眼外傷的預防非常重要。
眼球破裂傷鈍性力量作用於眼球,使眼內壓力過高,眼內壓力由內向外突破,造成眼球壁纖維層撕裂性損傷,可伴有葡萄膜和視網膜的裂傷和不同程度眼內容物脫出。
眼球破裂傷與年齡、性別、致傷原因及致傷部位的關系:打架斗毆是最常見的致傷原因,占47.7%,包括拳擊傷(25.3%)、鈍物擊傷(20.2%)、腳踢傷(2.2%);其次是車禍,占23.6%,較以前比例增高,這是因為近年來隨著機動車輛的增多,交通事故發生率明顯增多,由此引起的眼球破裂傷每年也呈上升趨勢;再次是工作或生活中不慎撞人或物,占(15.2%),其它如爆炸傷等也時常發生。有人統計打架斗毆受傷占60%,工作場所受傷僅占20%,交通事故占10%。
從表1,2看出男性發生率明顯高於女性,男∶女比為4.09∶1,眼球破裂傷好發於20~50歲的中青年男性,學齡前兒童及老年人發生率低,對勞動力資源和社會家庭影響巨大。因為眼球壁本身的解剖因素,眼球破裂傷最易發生在眼球壁薄弱的位置或者是手術切口處,其中最易發生在角鞏膜緣處(36.0%),其次是鞏膜直肌止點處並涉及赤道或赤道後(25.3%);角膜裂傷29例(16.3%),其中4例為PRK術後角膜放射狀裂傷,1例為角膜移植術後植片縫線斷裂。
本組調查的病例均是嚴重的眼球破裂傷,均在基層醫院經過清創縫合,需行玻璃體切除手術轉診,因此數據上與一期破裂傷就診資料可能存在差異,但對於嚴重的破裂傷致傷原因的了解仍有幫助。
大多數眼外傷的發生是可以預防的,並且這些預防措施並不難做,了解眼球破裂傷的發病原因,避免眼外傷的發生或減少損傷程度。因此眼科工作者有必要作好宣傳工作,提醒人們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並做必要的防護。針對打架斗毆致傷占第1位,車禍占第2位,且多發生於酒後,應加強飲食業公共秩序及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減少酒後滋事及禁止酒後駕車,同時應加強對兒童監護和安全教育,增強勞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