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視是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的眼病,因此,一旦發現兒童患有斜視的早期症狀,要立即到正規醫院矯正治療。眼科專家提示,由於斜視患者沒有融像能力和立體視覺,使斜視患者在從事許多專業會受到限制,例如:駕駛、繪圖、精細工作等。
眼科專家提示,兒童斜視手術的目的是為了促進融象及兩眼視機能發育和恢復達到功能性治愈。主張應於兩眼視反射形成及鞏固之前手術。
斜視手術也要區分年齡
對於出生後6個月以內發現的先天性內斜視,應及早進行弱視治療,手術應在1至2歲進行。對於出生6個月後出現的後天性內斜視,切不可馬上進行手術。若是調節性內斜視,則通過散瞳驗光戴鏡可以得到矯正,不需手術治療。
部分調節性內斜視,在散瞳驗光之後,至少需要佩戴眼鏡矯正3至6個月,視其恢復情況再決定是否接受手術;如戴鏡6個月以上,內斜僅是減輕,仍然殘存斜視,則應盡早手術;戴鏡後斜視無變化者,更應早做手術。
如果患者是單眼性內斜視,可先采用遮蓋療法,促使變成交替性斜視,然後再行手術,這樣對恢復雙眼單視功能更有利。如遮蓋半年以上視力仍無明顯改觀,也可接受手術治療。在出生後1歲至1歲半,小朋友能夠配合檢查,在量出偏斜的角度後就應進行手術,讓兩眼各就各位,發揮基本功能。一旦延誤,只能使雙眼外觀改善,視覺功能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斜視類型不同,手術方法也不同
另外,外斜視兒童應手術治療,並應在未形成顯性外斜,雙眼單視功能尚未全部喪失之前盡早手術矯正。該病症在兒童4至6歲進行手術效果。另外,雙眼視力正常、散瞳驗光無明顯屈光不正、戴鏡治療證明無效者,也應盡早手術。外斜視手術應具體根據患者的融合功能、斜視度、年齡等決定。如果雙眼單視功能喪失,眼斜時間增加(大於50%),有視疲勞症狀繼發集合功能不足,則需手術治療。對於未成熟小兒只要手術矯正眼位滿意,從功能角度考慮,早手術至少不比晚手術差。
斜視度很小且經常有變動的間歇性斜視暫緩手術,應先觀察患兒是否可以自愈,如斜視度逐漸加大,再進行手術不遲。斜視合並弱視的兒童原則上先治療弱視,只有視力提高,手術效果才能鞏固。對於合並有眼內疾患視力無法恢復的內、外斜視,手術宜在12歲以後進行。先天性麻痺性斜視,特別是有代償頭位的兒童,應在3歲左右就手術矯正,而後天引起的麻痺性斜視則應盡力尋找病因,經半年治療無效者方可考慮手術。
專家提醒廣大患兒家長,有些家長因多種原因懼怕手術,這會使孩子喪失功能的機會。因此,家長應尊重專業眼科醫生意見,決定手術時機以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