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百科知識 >> 眼部疾病治療 >> 手術治療 >> 已接受近視矯正術14年 眼科教授告訴你術後體驗

已接受近視矯正術14年 眼科教授告訴你術後體驗

  眼科教授宣布不再做LASIK手術(俗稱激光近視矯正手術),並表示“長期觀察,發現該手術存在並發症等風險”,“最近接到十幾例受不了並發症而就診的個案,大多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且視力在短時間內明顯減弱”。這個消息引發強烈關注,特別是做過手術的人特別擔心將來視力大降。

  對此,記者全程采訪了眼科醫院眼科中心教授。他和該中心王铮教授於1994年完成國內第一台LASIK手術,至今,該中心約完成8萬多例手術,他本人也於14年前接受了這項手術。楊教授表示,“參與眼科業內交流、國際交流時,眼科醫師們會提及激光近視矯正手術的問題和風險,以改進技術和儀器,但我是第一次聽到有這個情況。此手術肯定有並發症,但如他所描述得那麼嚴重的並發症就從沒碰到過。”

已接受近視矯正術14年 眼科教授告訴你術後體驗

  他還提醒,做此手術是個人選擇,並非治療近視眼手段,因為如果手術後不注意用眼衛生,還會再度近視。

  關於激光手術的實話

  手術安不安全?

  安全且成熟,這是肯定的。台灣的蔡瑞芳也表示,只要嚴格篩選病人及注意手術過程,LASIK手術“本身是安全的,沒有錯”。

  教授:找到好醫院、好醫生,在嚴格控制適症的情況下實行手術,是非常安全的。但誰也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任何醫療行為都有風險。

  我國衛生部批准引起此項技術時就很慎重,先是大醫院先開展,然後才慢慢往下鋪。對於人員和醫療機構均提出要求,比如要求從事這一手術的醫生有上崗合格證等。此外,衛生部還發布了發布《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質量控制》(去年8月發布,今年2月1日起施行)。

  此技術近十幾年發展非常快,估計一年有50萬人接受手術,我們醫院一年大約5000台左右,北方人更為踴躍,門診量一個月就能達到七八百,甚至一千人。但個人認為整個市場也比較規范,因為做此手術機器也要好幾百萬。

  此外,開展這些手術的醫師心理壓力也很大,不會亂來。因為手術是在正常的眼睛上操作的,如果出意外,患者更容易不滿。不像白內障患者原本看不到,手術後還能看到東西了,出現並發症就相對容易接受。

  手術有沒有並發症?

  有,絕大多數並發症無明顯副作用,能治療好或一段時間後能自動消失,為可逆的。

  教授:業內交流時,業界共識是手術並發症的發生率不足0。1%。該手術的並發症主要有角膜瓣移位、上皮植入、眩光、視力回退等,都不是嚴重並發症,可以處理,不會帶來明顯副作用。

  再比如眩光,晚上看燈的時候有光影,燈一射過來就看不清,很多人投訴開車會這樣。其實正常人也會有這個現象,但沒這麼明顯。我本人手術後早期有一點,3個月後就自動消失掉了,門診中也有人說半年後才慢慢消失。目前設備和技術發展了,對減少手術後的眩光辦法也很多,比如個性化切削能大大減少眩光發生率。

  此外,圓錐角膜、感染算本手術嚴重的並發症,但如果術前術後嚴格按照醫師要求,用藥、注意復查,基本沒問題,臨床也沒這方面的病例報告。比如,圓錐角膜跟本人角膜太薄有關,會造成視力大幅下降,戴眼鏡矯正不好,最壞的打算是換點角膜,但如果嚴格做好術前評估,角膜太薄不能做手術,一般不會有問題。

  手術時間越久,並發症就越多?

  錯誤。並發症一般在術後10天、半個月後出現。

  教授:並發症一般在術後早期出現,不會出現時間越長,問題越多的情況。上面也提到了並發症都不嚴重,有些會自動消失,有些可以治療好,都是可逆的。所以,手術後,一個月要調整用藥,個人反應不一樣,手術後一天、一周、一個月要復查,不舒服要隨時復查。不好情況找回醫生,不要自己去亂想是怎麼回事。

  我們准分子激光科五個教授三個有近視眼,全都做了激光手術,做手術的時間距今分別為14年、9年、8年,我們照常門診、做手術,如果有重大副作用不可能完成這麼精確的工作。

  做完手術後,視力又回退了,是不是手術失敗?

  視力回退是早期並發症之一,但也有可能是再次近視。

  教授:手術後的視力回退,是另外一個比較多的並發症,但通常出現在術後半年之內。等半年回退的視力穩定了,還可以再手術矯正。不想再次做手術或者本人角膜很薄不適合再做手術,還是可以戴框架眼鏡、隱形眼鏡、美瞳等的。

  對很多年後視力再下降,就很難界定了,因為我們有兩個概念:一個是手術的回退,一個是自己再次近視。大家要了解,此手術不是治本的,很確切地說不叫治療,只是去除眼鏡。視力矯正後,如果還不注意用眼衛生,整天對著電腦,不注意休息,近視會再度出現。所以,這個手術不是一個非要做的,只是個人選擇,有些人是因愛運動、愛漂亮、要當兵等原因而接受手術。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希望度數穩定才做手術,如果度數不穩定,今天是500度,明天600度,那麼,今天做完手術,明天就又有100度了。此外,一般還要求18歲以下的青少年不做手術,因為他們再出現近視的可能性更大。

  從眼保健上看,不管手術不手術,大家用眼每40分鐘就休息一下,術後早期者每20分鐘就休息一下,即使閉閉眼睛這也算是休息。不能熬夜,人體肌肉疲勞對眼睛本身也是有影響的,因為眼睛也要靠肌肉調節。

  做過手術的人特別容易出現干眼症?

  很難說有直接關系,主要跟用眼習慣、環境有關。

  教授:大家提得比較多的干眼問題,我覺得扯不上關系。我們眼科醫院近年專門開設了一個“干眼門診”,就是因為這類病人多了,近幾年門診量更是不斷上升,主要還是跟環境、污染、灰霾天氣有關系,然後就是過度用眼,整天看電腦,玩幾個小時不下來,這種情況下肯定會干眼。

  做了手術之後,視神經會不會萎縮?

  教授:視神經炎及青光眼晚期才會發生視神經萎縮,跟近視矯正手術無關。

  做了手術後,角膜瓣並不縫合,吸附在眼球上,受到外力影響就容易掉落?

  會有,但很少見,眼部受到大的暴力才會掉落。

  教授:一般搓揉沒問題,如果對眼部實施大暴力,好眼都同樣容易打壞。此外,角膜瓣並不縫合,但還是能愈合的,它自己會貼著眼睛,只是不會貼得緊。此外,眼睛的上皮很厲害,切了角膜瓣後傷口有條縫,上皮在24小時能把它蓋住,所以最表面這層一定是完整的,怎麼揉搓都沒問題。只是短期內不能揉。

  不過,對手術早期的病人,建議1個月內保護眼睛不受傷,不要揉。危險動作不做,但只要沒有沖撞,即使當天做劇烈的跑步、打乒乓球、健身都沒問題,關鍵是早期不能碰到眼睛。此外,術後3個月眼睛不要入髒水,比如游泳池中細菌多,怕出現感染,建議暫時不游泳,但之後,等傷口愈合好了,就能放心地游泳了。

  將來眼睛出現問題了,就不能再動手術了?

  眼部手術都不受影響。

  教授:操作近視矯正手術時,連眼球都沒有切開,只在眼睛最表層切開一點,在角膜表面有激光操作。影響最多的是角膜的機械強度,因為經切削之後角膜變薄了,眼睛受強大沖擊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是,技術上對角膜切削量有控制,一定在安全的范圍內,就如切木頭,切薄一點不受影響,切一半以上才特別容易被打爛。

  爭論焦點

  專家:個人言論,證據不足

  針對教授“做過上萬例手術,遇到67名患者出現視力的衰退,嚴重的視力退化到開車上路都不行”等言論,那麼,眼科醫院有沒有十幾年患者的隨訪記錄呢?

  教授表示,十幾年前病人很難回訪,因為沒問題不會來。加上年輕人流動性也大,除了1個月以內的復診率,激光治療中心的復診率不是很高。他認為,這是蔡瑞芳教授的個人言論,無法搞清這些問題是否確實跟手術相關。從科學性講,不能僅憑一人之言下判斷,書面的論文、跟蹤對比數據等才能實實在在地說明問題。

  比如,據媒體報道,教授提及,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因手術造成的慢性炎症,視力在短時間內明顯減弱。楊教授說:“這就很難理解,因為如果是說手術造成的慢性炎症,不是現在才出現,很早就該表現出來了。因為,手術在角膜上做的,如果角膜存在慢性炎症,角膜早就渾濁了,不會現在多年之後才出現問題。”

  人有生老病死,眼也會老化,到了年齡會得白內障,這是難以避免的。從蔡瑞芳教授的表述中,我們也無法判斷這些問題是手術引起,還是做過手術的人出現了新眼疾。

  “即使真要追錯的話,現在手術技術已經改進,跟20多年前的手術,設計已經不一樣了。”他介紹道,“比如,切削方式已經改變,現在的飛點掃描的切削,可以保證組織切削的均勻性、一致性,使視力矯正更為精准;現在還有個性化切削,根據個人情況,眼睛的結構等情況,制定出方案,減少眩光並發症的發生。另外,檢查更細致了,以前只驗光、角膜地形圖,眼壓、角膜厚度、眼部疾病等,現在增加了像差的檢查,可以更加准確分析眼睛情況,能更好地設定治療方案。”

  專家在後來的采訪中提到“患者在手術前就有發炎現象”,可按規定操作,有些眼疾是不適合做激光手術的,比如角膜炎、圓錐角膜等,青光眼也要先評估眼壓等問題再確定可否手術。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