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百科知識 >> 眼部疾病症狀 >> 眼球突出容易與哪些症狀混淆?

眼球突出容易與哪些症狀混淆?

  一、炎症性眼球突出

  (一)眼眶蜂窩織炎

  是眶內軟組織或骨膜下的急性炎症。由於眶和顱腔、眼球的密切關系,可以引起永久性視力障礙和顱內並發症。多由鄰近組織的感染擴散,或外傷感染所致。臨床表現為眼球突出及運動障礙。並有眼睑紅腫、球結膜充血水腫,眼底可有視乳頭充血、水腫及視網膜水腫。重者體溫增高,白細胞增多。由於心一眼反射,可能出現相對的緩脈。眶內炎症可通過靜脈眶上裂波及海綿窦,可形成海綿窦栓塞。其眼部表現和蜂窩織炎相似,但較蜂窩織炎的中毒症狀重,迅速波及對側,出現頭痛、煩躁不安、谵妄、驚厥、昏迷等顱內病變症狀。有些眶內惡性腫瘤除眼球突出外,也可有眼睑紅腫、眼球運動受限,與眶蜂窩織炎難以鑒別。故應重視病史及全身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有助診斷。

  (二)炎性假瘤

  是單眼眼球突出常見的原因之一。因具有腫瘤的症征,但實質上是眶內非特異性慢性增殖性炎症,故稱炎性假瘤。病因不明,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可能是一種免疫反應性疾病。臨床表現:有眼睑紅腫史,數周或數月才發現眼球突出或眼睑包塊。有些患者眼睑紅腫史常不能記憶。有些患者因眼眶深部的瘢痕收縮,使眼睑沿眶緣有一道凹陷的溝,此體征為特征性。可有疼痛、復視、視力減退,結膜充血水腫。由於眼外肌炎症粘連所致,炎症以眶底為多,使眼球向上運動障礙。重者可向多方運動障礙。眶深部多能摸到質硬、邊界不清的腫塊,眼底可有視乳頭水腫或視神經萎縮。因此凡具有腫瘤和炎症的臨床表現者,提示本病的可能。X線攝片無骨質破壞,CT掃描眼肌肥大、腫物與眼球壁呈鑄造樣缺乏分界線,有助於診斷。炎性假瘤與眶內良性腫瘤鑒別,後者發展緩慢,不伴炎症表現,早期視力及眼球運動不受影響,CT掃描眶內可見局限性占位性病變。假瘤的臨床表現及影像檢查與惡性腫瘤有類同之處,有時須依靠活體組織檢查才能確診。假瘤與重症內分泌性突眼,二者其眶組織都是充血浸潤性改變,有相似之處。但上睑退縮、甲狀腺功能試驗異常是內分泌性眼球突出的診斷要點。

眼球突出容易與哪些症狀混淆?

  二、腫瘤性眼球突出

  (一)血管瘤

  是眶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以海綿狀血管瘤為多。多發生於成年人,無痛性慢性進行性眼球突出是其特征。腫瘤多位於肌圓錐內,眼球多向正前方突出。發生在眶尖部者,早期即可有視力減退。位於眶前部時,則局部隆起,可們及表面光滑中等硬度的腫物。腫物增大眼球運動可受限。若腫物壓迫視神經,眼底可出現視乳頭水腫或視神經萎縮。腫物壓迫眼球時,眼底可出現視網膜水腫、脈絡膜皺褶等。X線顯示眶容積擴大和密度增高。B超可表現眶內境界清、類圓形異常回聲,內反射強而均勻。具有可壓縮性。CT掃描可顯示眶內,常在肌圓錐內有類圓形、密度高、邊清、質勻腫物。CT值在40-60H之間,往往有眶腔擴大。磁共振成像所見位置及形狀與CT同。根據病史、體征及影像檢查診斷多不困難。超聲和CT掃描具有較大價值。

  本病應與間歇性眼球突出鑒別。後者分原發與繼發兩種。原發者為先天性靜脈畸形,長大後才出現突眼。繼發者為眶內或顱內動靜脈短路。有搏動感或可聞雜音。當低頭、頸靜脈受壓、劇烈咳嗽、深呼吸、捏鼻鼓氣時,可產生患側明顯眼球突出。直立體位眼球迅速復原,且常呈眼球內陷,這是由於眶脂肪長期受壓萎縮所致。B超在直立或平臥位時呈正常圖像。僅眶脂肪墊縮小。當頸部加壓時,病變顯示為不規則暗區,內反射少。CT掃描可有靜脈石,頸部力壓後病變呈不規則高密度占位,不勻質。本病還需和搏動性眼球突出鑒別。後者以在海綿窦處動靜脈交通的動脈瘤為多見。常有頭顱外傷史,30%有頭痛。表現為單側性眼球向正前方突出,有搏動,隨心髒舒縮。模之有貓喘。聽診可聞雜音,與搏動一致。臨床不難鑒別。

  (二)淚腺腫瘤

  是較為常見的眼眶腫瘤。分為淚腺混合瘤及淚腺癌。淚腺混合瘤有良、惡性之分,良性占80%。35-50歲多發。單側發病,進展緩慢。早期多無症狀,起自睑部者腫物位於眼睑皮下,無眼球突出。起自眶部時,腫物在眶外上緣處,隆起質硬。擠眼球向鼻下方移位引起復視。後期可壓迫眼球血管則影響視網膜或視神經,導致視力障礙。惡性淚腺混合瘤發展較快,常浸潤周圍組織,破壞眶骨壁。常有壓痛,眼球向外上方運動受限。淚腺癌又稱淚腺圓柱瘤。中年多見,女性多於男性。多以眼球向內下方突出為主要特征,眼球向外上方運動受限。有自發性疼痛,及壓痛。病程較快,瘤組織常沿神經和血管浸潤周圍組織,破壞骨壁,預後不良,可通過血液或淋巴遠處轉移,或擴散顱內。影像檢查有助於診斷。穿刺活檢可得到病理組織學證實。

  (三)皮樣囊腫

  眼眶是皮樣囊腫的好發部位之一。是皮膚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向內陷人而成,好發於顱骨骨縫處,常在外上或內上眶緣處。圓形,表面光滑,堅實而有彈性,生長緩慢,青春期發展稍快,是無任何症狀的眼球突出,大部分病例能通過X線平片獲得正確診斷。眶骨被囊腫壓薄,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有一圈境界分明的白色硬化線條是其特征。且位置多在蝶骨大小翼末端、額篩縫或顴額縫處。

  皮樣囊腫應與腦膨出相鑒別。後者是顱內容通過缺損的顱骨處突人眼眶,較少見。最常見於眶內上緣鼻根部,觸之有與脈搏一致的搏動感,壓之可退縮,並伴腦症狀。如慢脈、抽搐。昏迷等,咳嗽時腫物硬度增加。X線平片必有骨質缺損。皮樣囊腫還應與部液囊腫鑒別。後者是由於副鼻窦炎症,分泌之部液不能排出聚積而成。生長緩慢,眼球突出呈單側性。突出方向依囊腫部位而異。額窦者使眼球向外下方移位,前組篩窦者使眼球向前外側移位,後組篩窦及蝶窦者使眼球向正前方突出。並可有神經麻痺。X線攝片顯示副鼻窦擴大,骨板薄,呈泡樣隆起。

  (四)腦膜瘤

  起源於眶內者占1/3,或由顱內腦膜瘤擴展而來。女性多見,常侵犯一側。多為良性,偶有惡性變。一般生長緩慢,如有惡性變則生長迅速。因腫瘤常起源於眶尖視神經鞘,故早期即有視力障礙及眼球運動受限。起源於蝶骨嵴者,可有單側眼球突出,早期視乳頭水腫,視野鵬,眼肌麻痺及嗅覺障礙。X線顯示發生於眶尖者,可見視神經孔擴大,伴眶尖及前床突骨質增生。CT掃描顯示視神經管狀增粗,眶尖部膨大。圍繞視神經塊影或錐形高密度影直達眶尖部。或見顱眶溝通之高密度塊影。磁共振成像對視神經管及顱內蔓延者優於CT。

  (五)神經鞘瘤

  神經鞘內雪旺細胞增生。多見於成年人,良性居多,大多起自肌圓錐內或眶上部,使眼球向正前方突出或眼球向下移位。起自運動神經者,早期出現運動障礙。起自感覺神經者,有自發性疼痛及觸痛。發生於眶尖者,早期視力減退及視神經萎縮。須與血管瘤鑒別。超聲探查有助於診斷,聲像圖為回聲少,透聲性強,不被探頭壓迫變形是神經鞘瘤的特征,有助於鑒別。

  (六)視神經膠質瘤

  好發於兒童,75%發生在10歲以前的女性,無痛性單側眼球向正前方突出。病程緩慢,在眼球突出前先有視力障礙,可見視神經乳頭水腫或視神經萎縮。若腫瘤蔓延至視交叉,會影響對側視野。由於視神經增粗變硬也可影響眼球運動。B超及CT掃描均可顯示視神經梭形膨大。磁共振成像能顯示視神經管內蔓延。

  (七)眼眶肉瘤

  由中胚葉發生的惡性腫瘤稱之為肉瘤。65%發生在20歲以前,40歲以後的發病率又復增高。肉瘤起源於肌肉、骨膜、筋膜,或轉移而來。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是橫紋肌肉瘤。臨床表現先有疼痛,繼之眼球迅速高度突出,眼睑球結膜水腫,有壓痛,早期即有眼球運動障礙。易破壞骨壁至鼻窦和顱內,呈高度惡性。B超顯示眶內低或無回聲病變,透聲性較好,病變邊界不清。CT掃描及磁共振成像表現腫物形狀不規則,邊界不整齊,有骨質破壞。

  (八)眼眶癌

  除原發於淚腺者外,多由副鼻窦、眼睑癌侵犯至眼眶,或由全身癌腫轉移而來。臨床表現及影像檢查有助於診斷。轉移癌的原發腫瘤以乳癌、肺癌為多見。老年人,單側眼球突出伴復視,有癌腫史,應仔細檢查全身情況以除外轉移癌。

  三、內分泌性眼球突出

  (一)甲狀腺毒性突眼

  是由眼球突出、甲狀腺彌漫性腫大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綜合而成的疾病。好發於中年婦女。另一種僅有眼部體征,而無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臨床表現,以往也無甲狀腺功能亢進病史,甲狀腺功能檢查正常或低下,稱眼型GraVes病。眼部表現為眼睑水腫、回縮和遲落,結膜充血,眼球向正前方突出,輻接運動差和瞬目反射減少。影像檢查顯示眼外肌對稱性腫大,尤其冠狀位CT掃描時更易顯現。血清T3、T4、TSH的測定以及T3抑制試驗和TRH試驗均有助於內分泌性突眼的診斷。

  (二)促甲狀腺素性突眼

  又稱惡性突眼或浸潤性突眼。多為中年男性,雙眼發病。常發生在甲狀腺功能減退或甲狀腺功能亢進經藥物或手術治療後變為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垂體受反饋抑制作用減弱,相應的促甲狀腺素分泌亢進的患者。也可發生在甲狀腺功能亢進合並促甲狀腺素增多者。臨床表現疼痛,眼睑結膜高度水腫,結膜突出於睑裂,睑裂閉合不全,角膜暴露,眼球固定。

  眼球突出是單側性抑或雙側性?炎症性還是非炎症性?雙側非炎症性眼球突出大多數為內分泌性突眼,其次為造血系統腫瘤——綠色瘤。少見者如先天性眼眶畸形(尖頭畸形)等。雙側炎症性眼球突出見於假瘤、海綿窦血栓形成等。單側炎症性眼球突出見於眶蜂窩織炎、眶骨膜炎、全眼球炎、假瘤、淚腺炎等。單側非炎性眼球突出多見於眶內腫瘤。包括良性與惡性兩類。惡性者發展迅速、劇痛,眼睑及球結膜水腫,眼球運動早期即可受限,局部淋巴結腫大。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