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內障手術不難,一只眼的手術十幾分鐘就可完成。但家長不要以為手術成功就表示孩子完全治好了”。專家表示,父母們看得到的是一台手術幫孩子重見光明,看不到的是術後不少孩子因為沒有進行後續跟蹤治療,再次致盲。
“手術後出現的後發性白內障,是孩子先天性白內障術後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陳偉蓉教授說,“後發白內障一般發生在術後一年內(最早的甚至在術後1個月內出現),這是因為殘留的晶狀體上皮細胞增生使後囊膜混濁所致。此時需要進行激光治療”。
“另外,兒童作為特殊群體,眼球處於發育階段,眼球組織也很嬌嫩,炎症反應、繼發性青光眼、屈光不正、弱視、眼球震顫等,都可能在術後發生。尤其是青光眼來臨時往往無聲無息,多數不痛不癢,孩子和家長都難以察覺,如果未能及時發現和治療,孩子就有可能終生致盲。”劉奕志教授介紹說,盡管手術醫生精心細致操作,但患兒術後並發症的發生幾率較老年白內障人群要高出很多,而並發症的發生勢必影響到孩子的遠期效果。
“手術完了,接下來還要治療患兒的弱視問題,因為先天性白內障患兒存在不同程度弱視,不治療的話,即使手術非常成功也難獲得良好視力。”專家介紹,弱視治療是一個長期的治療過程,短則1~2年,長則7~8年。“部分家長操之過急,想在幾個月內就把弱視矯正過來,這種想法非常不現實。”她表示,首先家長必須給孩子佩戴合適的眼鏡,第二堅持規范化的弱視訓練,才可能獲得預期效果。
“小兒白內障之家”成立
“某醫院白內障科每天要接收很多先天性白內障患兒,而這種疾病也是兒童主要的致盲眼病,但目前針對手術本身以及術後康復、後續治療、定期隨訪等,不少家長都‘兩眼摸黑’,不是完全沒概念就是絲毫不重視,甚至還有很多認知誤區存在,於是我們就想到,建立一個基於先天性白內障治療的醫患交流平台,以提高先天性白內障的醫療質量。”劉奕志教授說。
小兒白內障
治療問答
問:手術治療是否越早越好?
答:一般來說,手術年齡越晚,患兒視力越差,但小兒白內障手術也絕非都是越早越好。過早進行手術,孩子對手術炎症反應劇烈,很容易出現,如眼內組織炎症粘連和繼發性青光眼等。何時手術最佳?目前國際眼科界尚未達成統一共識,不過臨床經驗顯示,晶狀體全部混濁的先天性白內障患兒3個月左右便可實施手術,最晚不要超過6個月。
問:如何發現先天性白內障?
答:正常嬰兒雙眼角膜和晶狀體是透明的,且兩側瞳孔等大正圓,對光反應靈敏。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瞳孔區變白或灰暗無光澤,應警惕先天性白內障存在,及早到醫院專科檢查。此外,正常的孩子雙眼能自主控制、跟隨活動,家長拿著玩具在孩子面前晃動,如果孩子雙眼沒有跟隨活動或是轉動不協調,也要考慮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