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就是眼睛發綠光?NO!眼壓高就等於青光眼?NO!如果你對青光眼的認識僅限於此,那就大錯特錯了!為迎接2014年第七個屆世界青光眼周,普及青光眼知識,提高市民對青光眼的認識,眼科中心青光眼之家特舉辦青光眼科普講座,教授在講座中為廣大患者講解青光眼的概念認識、主要特征、分類及檢查治療方法。
你了解隱形視力殺手“青光眼”嗎?
教授解釋說,“青光眼”的真正的定義其實是,眼壓超越了眼球內部組織,特別是視神經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的特征性的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這裡所說的眼壓即眼球內的壓力,正常范圍是10-21mmHg,Goldmann眼壓是眼壓測量的“金標准”。
“據流行病學資料研究表明,青光眼是全球導致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僅次於白內障。我國原發性青光眼的患病率為0。52%,5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達2。07%。青光眼致盲率為9。04%至10%。”何明光教授說。另從廣州的調查數據可看出,青光眼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老年群體,隨著年齡增加,患病人數驟增,80歲以上患病率最高。
長時間打麻將當心急性青光眼發作
年節期間,親朋好友歡聚一堂,最受歡迎的莫過於打麻將了。很多人不知道長時間打麻將也會造成眼睛疲勞,尤其是有青光眼的老年人,如果打麻將時出現精神緊張、眼睛疲勞等情況,很可能會堵塞房水通道,引起急性青光眼,如果不馬上休息及就醫搶救,則可能導致失明。
另外,老年人眼睛過度疲勞,很容易誘發眼底血管病變,如視網膜血管栓塞,特別是動脈血管栓塞,一般都發生在用眼過度而引起的血管痙攣。專家解釋,不少中老年人存在血脂高、動脈硬化等問題,一旦誘發動脈栓塞,阻止了血液的正常流通,在缺少供血的情況下,網膜神經組織就會立即缺氧、壞死。如不馬上搶救,超過90分鐘就可能會導致失明。因此老年人應更注意別過度用眼。
專家介紹,人眼能看清近處物體,是通過睫狀肌收縮,晶狀體懸韌帶松弛,使晶狀體厚度增加,從而增加晶狀體屈光力而實現的。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打游戲、打麻將等視近活動,會增加睫狀肌負荷,久而久之,引起睫狀肌疲勞,出現視力下降、眼部酸脹甚至眼痛等視疲勞症狀。特別是一些高度近視的人群,過度用眼會造成視網膜脫落、眼底出血等問題,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失明。
摸黑玩手機易得青光眼
最近微博流傳一個話題:關燈玩手機會導致青光眼甚至失明。這絕非危言聳聽。專家提醒,在昏暗的光線下用眼,會造成瞳孔長時間散大,堵塞眼內液體循環流通,很容易導致青光眼,甚至永久失明。如果實在想玩手機,最好開一盞燈。
青光眼是指眼內壓力或間斷或持續升高的一種眼病,持續的高眼壓可給眼球各部分組織和視功能帶來損害,造成視力下降和視野縮小。根據眼壓升高時房角開閉的情況,青光眼可分為閉角型和開角型兩類。如果長期在黑暗的環境中看手機,瞳孔自然散大,就會引發閉角型青光眼。青光眼的眼壓不控制的話,造成視神經損壞,如不及時治療,甚至可能導致失明,是我國第一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眼睛在黑暗中對比敏感度低,會引起眼睛的調節系統負擔加劇,進一步還會導致近視加深。為了降低眼睛的負荷,最好調整手機屏幕的對比度,使亮度和色澤盡量柔和。夜裡如果實在想玩手機,應開一盞低亮度的照明燈,緩和一下屏幕和背景環境間亮度的差距,這樣能對眼睛起到保護作用。屏幕的光線在黑暗中對比度過大,長期刺激人的神經系統,還容易造成失眠。另外,躺著玩手機也是不好的習慣,這種姿勢對眼球的壓迫力最大,容易造成視力下降。在關燈的情況下躺著玩手機會導致曲光參差,近視度數不相同。
專家建議,孩子應從幼兒園時期開始定期做體檢,早發現早治療。8歲以後的孩子就不容易恢復視力,10歲後就基本無恢復的可能。
此外,應注意以下幾點:手機和電腦的連續使用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時長達1小時後要盡量看遠處的綠色植被;切勿盲目使用眼藥水,眼藥水中的防腐劑,長期使用易傷眼睛;堅持做眼保健操;手機屏幕應遠離眼睛至少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