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常見疾病 >> 青光眼 >> 關於青光眼 >> 如何對付視力殺手“青光眼”

如何對付視力殺手“青光眼”

  青光眼就是眼睛發綠光?NO!眼壓高就等於青光眼?NO!如果你對青光眼的認識僅限於此,那就大錯特錯了!為迎接2014年第七個屆世界青光眼周,普及青光眼知識,提高市民對青光眼的認識,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之家特舉辦青光眼科普講座,中心副主任、防盲治盲辦公室主任何明光教授在講座中為廣大患者講解青光眼的概念認識、主要特征、分類及檢查治療方法。

  你了解隱形視力殺手“青光眼”嗎?

  何明光教授解釋說,“青光眼”的真正的定義其實是,眼壓超越了眼球內部組織,特別是視神經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的特征性的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這裡所說的眼壓即眼球內的壓力,正常范圍是10-21mmHg,Goldmann眼壓是眼壓測量的“金標准”。

如何對付視力殺手“青光眼”

  “據流行病學資料研究表明,青光眼是全球導致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僅次於白內障。我國原發性青光眼的患病率為0。52%,5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達2。07%。青光眼致盲率為9。04%至10%。”何明光教授說。另從廣州的調查數據可看出,廣州青光眼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老年群體,隨著年齡增加,患病人數驟增,80歲以上患病率最高。

  防治青光眼“兩早”:早診斷、早干預

  青光眼是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是我國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何明光教授指出:“青光眼是可以被控制的,通過治療阻止視功能進一步惡化,但前提是需要早期診斷,及早干預。”絕大多數青光眼患者在急性眼壓升高出現眼紅眼痛前和發現視力下降前沒有任何不適,但常規的全面眼科檢查就可以發現青光眼。

  鑒於青光眼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何明光教授建議以下四類人群定期進行眼科檢查:50歲以上、親屬中有青光眼患者、高度近視患者、45歲前老視的人。“診斷青光眼並不困難,借助視神經檢查、前房角鏡檢查、眼壓測量等儀器可明確,青光眼科的醫生會根據青光眼類型的不同和病情的輕重來制定治療方案。”他提醒患者,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眼盲等嚴重後果,手術治療後也要注意定期復查。

  哪些人容易被“青光眼”纏上?

  何明光教授表示,主要有五類疾病人群容易患青光眼。

  1。高眼壓。這是第一危險因素,盡管早期沒有青光眼性損害,隨著高眼壓持續時間延長,眼壓基值不斷升高,發生青光眼性損害的可能逐漸增大。

  2。高度近視。高度近視患者中開角型青光眼發病率增高,同樣開角型青光眼中近視發病率也高。近視眼對眼壓升高易感,又因產生陷凹較淺,不易辨認,又因鞏膜硬度低,用壓陷眼壓計測量眼壓值常偏低。

  3。視乳頭陷凹。這是第二危險因素,大而深的陷凹對壓力的耐受力差。雙側陷凹不對稱一般是後天造成的,且與高眼壓有關,陷凹進行性擴大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可發生在視野缺損前。這類人需定期檢查視盤陷凹和視野,一旦出現視神經損傷即予治療。

  4。全身血管病。特別是低血壓患者,容易發生視盤供血不足,增加視神經損害的危險。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發生率為12。6%,明顯高於正常人群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