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內陷的原因:
1、外傷
外傷引起眼球內陷多因眶底骨折,使眶腔擴大,或因部分內容進入上颌窦內,因而引起急性外傷性眼球內陷。此外,即使不引起骨外傷,也可由於球後組織的進行機化與收縮,造成慢性外傷眼球內陷。
2、眼球過小
眼球過小也會引起眼球內陷,如先天性小眼球和後天性眼球萎縮。
3、交感神經麻痺
眼球內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交感神經麻痺,交感神經麻痺使眼眶Miller肌及眶內平滑肌弛緩和麻痺,因而上睑輕度下垂,睑裂縮小,眼球內陷,又因開瞳肌麻痺,致使睡孔縮小,這三項稱Horrer綜合征。
4、直肌過度收縮
直肌過度收縮也會引起眼球內陷,見於斜視手術後,由於某一條肌肉過度縮短,因而發生眼球內陷,或因眶骨膜炎,部分液及眼肌及肌膜,引起麻痺性收縮而發生眼球內陷。
5、眼眶脂肪消失
老年人常見於重病後發生進行性半側面萎縮及進行性脂肪消失時,或眶部腫瘤取出或出血吸收後。
治療眼球內陷要注意哪些?
眼球位置後退稱為眼球內陷。是與眼球突出相反的狀態,與眼球突出相比,較為少見。眼球內陷指的是由於眼球以外的原因所致的眼球內陷,必須與眼球縮小病變和隨同發生的睑裂縮小所引起的眼球位置後退的假像區別開來。治療眼球內陷要注意哪些?
許多眼球內陷的患者不願手術主要是擔心手術會損傷視力,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因為針對眼球內陷的手術主要是修復破損的眶壁,手術是在眼眶骨膜下進行,根本沒有進入眼內,如果沒有並發症發生,不會影響視力。
相反,對於因為運動眼球的肌肉嵌鈍在骨折線內而造成的眼球運動受限、視物有重影者(又稱復視),通過手術將嵌鈍的肌肉松解,不但可以矯正眼球內陷畸形,同時還可以消除復視。
手術時距受傷的時間越短,手術效果越好。受傷當時由於眼部腫脹的原因,畸形可能不明顯,但隨著水腫的消退,眼球內陷會逐漸顯現出來。一般在眼眶骨折後2-3周是手術的最佳時機。
因為此時眼眶內軟組織與骨折部位還沒有發生嚴重的粘連,軟組織復位和眼眶壁的修復比較容易,因此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手術。晚期眼球內陷畸形的患者,通過精細的手術,仍能夠獲得矯正或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