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稱美國一位媽媽在強光下隱隱看見孩子左眼球中有異物,於是她拍攝了一張閃光燈下孩子的照片,發現其左眼瞳孔在閃光燈下為白色,最後經檢查確診孩子患有眼癌,及時手術治療避免了癌細胞擴散到腦部。
很多人覺得看照片就發現孩子眼睛有問題太“玄”了,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很多異常現象,如走路容易摔跤、怕光、習慣性偏頭等,都在提醒孩子的眼睛可能出現問題啦。
瞳孔出現白色提示有眼病
西安交大一附院眼科博士吳捷表示,美國媽媽對孩子瞳孔出現白色的敏感是正確的,如果孩子瞳孔出現白色一定有問題,最嚴重的病變是視網膜母細胞瘤,有的是因基因變異引起的,有的是後天造成的。如果是雙側眼睛發病則會造成壽命縮短,單側發病則預後較好,則往往伴有外斜,外斜一定要重視,需要盡早處理。
視網膜母細胞瘤多在孩子一兩歲時發現,它是視網膜內部的病變,肉眼幾乎不可見。美國媽媽能通過照相發現,是因為數字圖像采集結合了發射的閃光燈效,腫瘤便暴露在肉眼下。其實,不一定非要拍照,孩子在玩耍時或強光照射時,家長只要注意一般就可發現。
先天性白內障也可能有白斑出現,嚴重的就會表現為白瞳症。這是因為瞳孔晶狀體先天是渾濁的,一般在孩子出生幾個月就可發現,半歲前發現就可手術治療。黃斑結構一般在6個月發育完成,白內障會嚴重影響黃斑發育,造成弱視等,白內障發生得越早、程度越重、治療越晚,引起的弱視就越嚴重。
還有的孩子可能是眼球內本來該萎縮的物質沒有萎縮,會形成白斑,或者是因為眼內炎導致眼球化膿發炎,如果出現眼睛不舒服、疼腫等症狀,可能是細菌性感染。但如果是真菌引起的,症狀較輕,孩子也不太會自己說出來,需要家長注意觀察。
遮擋眼睛孩子抗拒,另一只眼可能異常
西北婦女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潘愛潔表示,早產兒的眼科疾病發病幾率較高,國家規定必須強制篩查,但正常新生兒眼睛檢查采取自願原則,而且孩子眼球發育是動態的,建議在出生後給孩子建立眼保健檔案,出生後就可檢查眼球發育、先天性白內障、青光眼、眼出血等疾病。潘愛潔提醒,如果平時發現孩子有以下現象,家長就要注意了:
(1)兩眼眼位不對,比如一只看前方,一只看斜方。
(2)走路容易摔跤,上下樓梯不像別的孩子蹦蹦跳跳(判斷距離不協調)。
(3)遮擋一只眼睛觀察孩子反應,若孩子出現抗拒現象,說明未遮擋的那只可能存在異常。
(4)看電視不知不覺往前湊,怕光。
(5)看東西時習慣性偏頭、仰頭等。
(6)愛眨眼(首先排除結膜炎等疾病)。
兩眼視力表上相差兩行以上要重視
西安市第一醫院眼科醫院楊建剛博士說,兒童的眼睛有很強的調節性,必須進行散瞳驗光檢查才能得到真正的屈光狀態,不散瞳驗光則會影響結果的准確性。
家長不要單純看孩子裸視力是多少,有的孩子在6~8歲時視力可能低於正常值,但有輕度遠視,到了8~10歲時可能會恢復正常。有的孩子視力早早處於正常狀態,但年齡稍大時可能會出現近視。3歲前是孩子視力發育的關鍵期,3~6歲則是敏感期,具有可塑性,功能可以恢復。一旦發現孩子弱視,則要及時進行正規治療。
吳捷則提醒,家長在重視孩子視力檢查的同時,也要提防治療過度。不同年齡的孩子都有相對應的視力范圍,如果在正常弱視、近視范圍內則不必太過擔心。因為孩子一出生就是遠視,隨之屈光正常,然後可能出現近視,如果過早在遠視、弱視階段干預,可能縮短到達近視的過程,導致孩子近視提前到來。
吳捷建議家長,每年寒暑假要帶孩子查視力,當孩子屈光范圍低於相關標准,尤其是兩只眼視力表上相差兩行以上,則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