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常見疾病 >> 角膜炎 >> 角膜炎基本常識 >> 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近年來日漸增多,可能與皮質類固醇及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有關。本病常發生在農忙高溫季節的角膜損傷。常見致病真菌有罐刀菌、曲霉菌、青霉菌、白色念珠菌及酵母菌等。

    [臨床表現]

    一般起病較緩,病程長,疼痛、怕光、流淚等症狀較細菌性角膜炎輕。潰瘍色較白,表面稍隆起,中心病灶周圍有時可見到“偽足”或“衛星灶”。角膜後壁沉著物,前房積膿。如伴有細菌感染時,臨床症狀變得不典型,給診斷帶來困難。

    [診斷]

    1.根據臨床表現及體征。2.刮片檢查能找到真菌菌絲,或真菌培養有菌落生長者,可確診。

    [治療]

    1.西醫藥治療(1)0.5%二性霉素、5%匹馬霉素或0.3%金褐霉素滴眼,每2小時1次,晚上塗眼藥膏。(2)阿托晶散瞳及熱敷。(3)頑固難治病例,可作結膜瓣覆蓋術或角膜移植術。2.中醫藥治療:中醫稱本病為濕翳,此處僅列一型(濕熱蘊結)作參考,余可隨症加減或變更方藥。治法:化濕清熱。方藥:滑石塊60克,茵陳、黃芩、川貝母、射干、連翹、藿香各12克,石菖蒲、木通各10克,薄荷、白蔻仁各6克。隨症加減。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