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常見疾病 >> 其他眼科疾病 >> 老花眼的發病機制有哪些

老花眼的發病機制有哪些

  老年人是疾病常發生的高危人群,而老花眼就是這種青睐於老年人的一類疾病,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老花眼只出現在老年人身上呢?其實的話是有因果,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從老年人的體質改變決定的,下面為大家描述下老花眼的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

  隨著年齡的增長,調節力不斷改變。青少年時的調節力為14。0D,其近點在7cm處。以後隨著年齡增長,近點逐漸地、不間斷地後退,36歲時已經退到14cm,其調節力為7。0D。到45歲時,近點退到25cm,調節力只有4。0D。到60歲時,大約只保持著1。0D的調節。

  大多數的近工作距離在28~30cm。正視眼到45歲時,只有3。5D~4。0D調節。這種調節程度已經達到看清楚近處物體的極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需要持續地做近距離工作,要用掉全部的調節力才可得到通常的視力。眼睛為了保持近距離視力,就要緊張地工作,持續地緊張狀態必然引起視覺疲勞。一般來說,在使用調節時只可動用全部調節力的2/3,而以另外1/3作為保留力量,工作起來才可舒適。前已述及,45歲的正視眼,如進行25cm的近距工作,要動用全部調節力,因而在近作業不要維持多久就要發生主覺的視疲勞症狀,所以說正視眼大約在45歲開始成為老視。為了堅持近距離工作,老視眼要戴用凸透鏡予以幫助。

  遠視眼在年輕時,其近點比正視眼遠得多,因而老視眼的症狀要較早出現。一個遠視3。0D的眼,要用7。0D的調節才可得到4。0D的調節程度,約在25歲時就開始表現老視眼症狀;另一方面,一個4。0D近視眼,因為它的遠點在25cm處,到老年時,可用其遠點當作近點來從事近距離的工作,所以這種眼雖然已是老視眼,但並不會出現老視眼的症狀。

  雖然人眼的晶狀體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規律性的硬化,但各人的老視眼症狀的出現,不但取決於年齡,而且也取決於屈光狀態,還隨各人的個體差異、生活習慣、工作條件和照明條件不同有所改變。習慣把書放在膝部閱讀的人,自覺症狀的出現就比慣於近距離工作的人為遲。例如:木工、簿記人員和音樂工作者習慣於30cm的工作距離;而修表、縫紉、雕刻等工人,雖年齡和屈光狀態相同,由於工作距離較近,會提前出現老視眼的症狀。再者,如果睫狀體處於虛弱或病理狀態,生理性調節也會受到損害。綜上所述,老視眼症狀出現的年齡,並不能定出一個絕對數字,其處理辦法亦應根據各種條件全面考慮。

  總之的話對於老花眼的發病主要是眼部的結構破壞或者移位導致,所以說我們在青年時候一定不要損傷眼部的結構,以免等老的時候導致老花鏡出現的,那樣的話是比較的麻煩的。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